幸福在于健康的人格
郎启波/文
《家,N次方》一剧的主题反复追问那首老歌所唱出的设问“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

其实,幸福只是情感中的一个部分,婚姻也只是可能给人以幸福感的一种情感结合形式。婚姻的出现,原本就只是为了更好管理社会秩序的一种规范方式,规范和有效的准则是社会行为之一种,和幸福感的建立或产生并无直接的关联。当然,婚姻的出现是一种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加上道德体系的建立和社会其他科技的进步,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有效地推动作用,但这种大同的道德体系同时也限制和约束了一些个体对于幸福的体验感。
组成社会的人类的任何一个个体对于幸福的体验和认知及需求都是各不相同。每一个个体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他们获得幸福的途径可能是婚姻和家庭,也可能是别的;婚姻和家庭同样会是造成痛苦和孤独的源头。其导致的结果区别就在于个体“态度体验”上的异同。而这种态度体验的区别又取决于个体的生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和认知理解程度,还有更多一些细微的原因变量。《家》剧只是从单纯的一个切口进入对幸福感的解析,对于寻常观众而言,可能获得某种共鸣,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婚姻绝非是幸福的福祉,婚姻的成败更无需接受道德的审判。因为只有人格健全的个体,才更容易获得幸福和理解幸福。F105
【原载北京晚报2011.6.12五色土副刊】
原文地址
http://www.bjd.com.cn/10jsxw/201106/t20110612_744853.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