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不愉快为什么会发生?

(2018-04-24 07:57:39)
标签:

文化

沟通

分类: 人生启迪

去一家业务合作伙伴单位,到了那里,业务还没开始谈,就被业务单位婉言赶走,只因询问要接洽的人在何处办公时言语不当:“你们这儿姓李的在不在?”如此口气好像是在讨伐,不是来谈合作。表面上看,遭拒的局面是不会说话造成的,本质上是自我修养太有欠缺的缘故,也就是自我沟通缺课太多。

去一家医院看病,一边讲述自己的病情,一边对医生说:“麻烦您给仔细看看,是不是应该服用什么什么药物。”表面上看,说话挺客气,实际上对医生抱有极度不信任,好像人家一向对你不认真、业务很外行似的。你对人家不信任,人家自然不会认真对待你,三五分钟打发你走人。不知这是沟通问题还是习惯问题?

有人与您联系,先后问候您三次,您都不理人家。突然有一天,您找人家帮忙,人家说:“没空”。是说话不客气吗?不是。是因为此前人家跟您打招呼,您不理人家。做事太势力,结果一定不会太好。这恐怕又是个人修养问题,而不是沟通本身出了什么故障。

几个人在一起交谈一些事情。突然有一个很有分量的人说,三天后去拜访一位教授,您准备表示反对,身旁有一位朋友踩了您脚一下,意思是不要反对,这是个难得机会。您却高声喊叫起来:“你干嘛踩我脚?”结果让分歧明朗化。这是沟通不利还是反应迟钝?如果照这样,刘邦肯定打不下天下,因为张良就踩了他脚,让他封韩信假齐王。刘邦反应神速,索性封韩信真齐王。

去领导办公室请示工作,领导正为一件需要大笔资金的事发愁。您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仔细看看领导神色,张嘴就向领导申请一笔数目可观的经费。领导正着急呢,一听这话,想也没想就说;“不行!”不分场合,不看形势,上来就讲话,这是什么问题?阿庆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周旋得当,您可倒好,一路不观,一方不听,信马由缰去办事,怎么可能办成呢?这是沟通问题吗?这是心中没有他人观念,不懂观察,不识条件的结果。

有一四口之家。年纪最大的是爷爷奶奶,年纪最小的是孙子,另外两位就是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疼孙子那是自然的。可是,爷爷奶奶疼孩子方式在年轻父母看来对孩子成长很不利。于是一家人经常为孩子“教育”问题坐在一起讨论,可是却讨论不出所以然,因为各有一套,各唱各调。原以为经过一段时间交流,这种分歧可以缩小或者解决,没承想分歧越来越大,只因孩子的爷爷、奶奶经常与周围邻居中同龄人深入“交流”,从而进一步固化了他们的一些看法。奶奶就说,看到别人家爷爷奶奶疼孙子的劲头,想想自己疼孙子的水平,真是差远了。表面看,这是沟通问题,实际上呢?应该是见识乃至观念悬殊太大的缘故。解决这样的问题并非没有办法,但是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走在路上,正要过马路,红灯亮了。有的路人要闯红灯,有的路人就说:“你找死呀!”于是两个人吵了起来,越吵越凶。两个人索性也不过马路了,站在路边就大骂起来。开始有人围观,知道了事情缘由之后,人群便渐渐散去。两个人见没人站脚助威,也就不吵了,其中一位索性抬腿就往回走,另一位虽然还是气哼哼的,劲头也不像开始那么大了。这场争吵是语言沟通不畅造成的吗?恐怕与出言不逊者个人修养有问题关系重大。好话不得好说,没有不发生冲突的。

上级交给一项任务,要求多个部门协作,二十天内完成。上游部门由于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工作安排下去之后进展相当缓慢,直到过了十五天,还没完成自己那部分工作。上游工作都完成了,用了十七天。等工作转给下游部门时,下游部门一边对上游部门发牢骚,一边安排加班加点。结果等一切都完成了,还是超过期限三四天。领导大为不满,对上下游部门逐一狠批了一顿。最终导致上下游部门之间矛盾表面化,在其后的工作中配合问题更大,工作成效更成问题。这是沟通问题吗?恐怕没那么简单,恐怕是团队配合意识薄弱造成的。

全班四十多名学生正听老师讲课。突然,老师停了下来,原来是有个学生在津津有味地玩着纸飞机。一开始老师没注意,后来因为这个学生总低着头,老师才注意到这个学生在开小差。老师要这个学生停下来,将纸飞机交到老师的讲台上,学生不干。老师说,你不交,我就不上课。学生就是不交,老师于是打开门扬长而去。这是老师与学生沟通不好造成的吗?我看是与老师对学生缺乏了解,对组织教学缺少应对之策产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简单化处理。

一老者与儿子、儿媳去美国纽约商业区购物,将车停在线外。两位警察巡逻到此,其中一位女警察跳下车来,要开罚单。儿子上前,准备与女警察“理论”,以图阻止警察开罚单。车内男警察以为儿子要袭警,跳下警车冲到儿子面前,就是一顿老拳。父亲救子心切,急忙下车,奔向男警察。男警察认为老者亦有袭警行为,即刻通知当地警局,五分钟内八辆警车载着二十余名警察赶到。警察带走儿子,还将父亲一脚踹翻在地。父亲几次试图爬起,都被警察踩住身子动弹不得。先不说警察暴力执法问题,如果懂得不可越线停车,更懂得不可有袭警行为,还能出现这样的悲剧吗?入乡随俗并非一句无足轻重的成语,在某些情况下还真与人们能否安全舒畅地生活关系重大。

以上这些情景都是我经历或者从媒体上读到的,只是到了文章中隐去了真实姓名,对一些细节作了修改。不论是哪个例子,都告诉我们这么一个原则,任何一个人的任何外在表现都是其内在状态的反映。换句话说,沟通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对沟通成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炼、见解、观念等,也就是自我沟通。自我沟通不灵,内在修炼等方面有缺陷,即便学会几个沟通技巧也没啥意思,因为貌合神离的两张皮终究顶不了什么作用,更何况很多时候很多问题并不是沟通技巧引发的。所以说,沟通从内在修炼开始、从扩大眼界与更新观念入手才是正道。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