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拜年别勉强
(2013-02-09 15:37:59)
标签:
拜年文化 |
分类: 杂文时评 |
撰文/姜汉忠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短信拜年也要爆发了。正如一家媒体所说,一开始登门拜年,后来是电话拜年,如今是短信拜年。就连短信拜年也开始简化了,拜年的词不用自己写,发送对象的名字不用填,只是转发一下,一条拜年短信适合千万家。据说,如今还出现了带人群发拜年短信的公司。商机是有了,可是拜年的味道也变了。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也是人们最看重的节日。在春节到来之际,给亲朋好友拜个年,给人家送去自己的祝福本来是加深彼此关系的一个难得的好机会,说天赐良机也不为过。然而,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再由于人们忙着追赶“人民币”,人们的时间越来越觉得少。既然是减少了,就拿一些可做可不做的“虚事”开始。于是,如上所说,登门拜年的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电话拜年。如今,电话拜年的也少了很多,短信拜年巍然成风。形式变了,形式所承载的内容不改变是不可能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承载一定内容的形式没有了,那个内容即便存在恐怕也不是当初的那个意思了,既然不是当初那个意思,采用这种形式拜年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媒体报道,如今短信拜年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成为人们的一大负担。春节来了,大家都挺熟悉,平时也有来往。发各短信拜个年是很需要的,问题是手机中存着上千个号码,一个一个地发得发到哪年哪月呀。再者说,给谁发布给谁发,也不好选择。另一方面,给那么多人拜年都说什么呀。此时此刻,拜年短信写手编写的拜年短信就派上了用场。加上群发,上千个短信,一会儿功夫就都发完了。人家法短信拜年来了,尽管拜年话不是自己写的,可是毕竟发给你了,你若是不予理睬似乎不大礼貌;如果回复又觉得不值当。有时候,这种事情还真让人进退两难,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
实际上这个事情并不难解决,只要你实事求是,别让面子堵住心就行。你跟谁关系不错,也就是您觉得给谁送上发自肺腑的祝福值得,你就给谁发送。如果实在找不到漂亮达意的辞藻,自己写两句常规祝福话,人家也不会不领情。对我而言,即便对方只写“过年好”三个字,我也很高兴。那毕竟是自己写的,看着就让人真诚。即便你发来了长篇大论,即便那诗词很有功夫,只要一看不是你写的,你觉得收信人会高兴吗?反正我是不会高兴。如果你发送的短信连个抬头都没有,群发短信肯定没有抬头,那我只好将其迅速删除。如果收信人如此行事,你发的拜年短信岂不是“热脸贴在了冷屁股”上——何苦呀!
一句话,值得你祝福,你就去祝福;不值得祝福的,完全可以不理。根本没必要弄这种虚情假意的东西,不仅浪费情绪,耽误时间,弄不好还会成为精神负担。与其如此,还不如看看赵本山的小品或者蒙头睡个觉。
二零一三年二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