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不能没计划
(2012-09-30 10:52:22)
标签:
育儿计划习惯 |
分类: 人生启迪 |
撰文/姜汉忠
人生由不同时期(阶段)组成。从生理角度看,大致可分为哺乳、儿童、青春、成年和老年五个时期;从人格发展角度划分,可有八个阶段,即零至一岁、一至三岁、四至五岁、六至十一岁、十二至二十岁、二十至二十四岁、二十五至六十五岁以及六十五岁以上。当然,划分方式不止这些。不论是五个时期、八个阶段还是什么,人生不同时期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对父母来说,孩子一诞生,就要告诉孩子,一个人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比如学龄前这段时间,孩子主要是游戏玩耍,如果这个时期让他整天去背诵唐诗,这会扼杀孩子的某些天性。再比如,十二三岁的孩子整天搞什么“早恋”,说不定“早恋”的副作用会影响他一辈子。十七八岁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四十多岁才看书本,“老大徒伤悲”的结果就不可避免。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能凭想当然,而是要根据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来决定。
女儿生下来,我们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引导、影响孩子,让她知道,做一些符合人生阶段发展特点的事情有多么重要。比如孩子不到一岁就开始有自我意识,这个时候最要紧的是她多同伴打交道。于是,女儿一岁半时,我们就将其送进了托儿所,用以淡化这种自我意识。上学之前,孩子的身体发育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尽量不让她学这学那,增加其身体和心理负担。即便到了小学,不论考试成绩如何,我们都会尽量让其显得不那么重要,目的就是让其快乐成长。再长大一点,到了中学,我们会告诉她,在现有情况下,心智发展最要紧,其他的东西更要放在后面,这样做不仅不影响她的文化知识学习,反而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这种意识深深植入女儿的内心,加上我们向她谈论两性关系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话题开诚布公,尽管她所在的学校和班级有一些同学“早恋”,她依然是岿然不动。实际上,此时此刻,如果她随波逐流,不仅会耽搁很多时间,而且还可能出现意向不到的结果。这是因为十几岁的孩子很多想法还很幼稚,变化在所难免,此时谈恋爱也许将来会修成正果,但是对今后人生其他阶段造成不良影响的更是大有人在。即便到了大学也是如此,一则是人生观尚未定型,二来是未来发展还不确定,此时谈恋爱,虽然说不上是“早恋”,但是利少弊多。
人生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的意识让她知道,仅仅了解这一点还不够,还要做好不同时期的规划,特别是未来几年的规划乃至计划。我们对她讲,只要做好详细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前进,她将是一个有准备的人——成功往往是有准备的人预备的。比如出国留学这件事,女儿就规划得很好。大学一年级参加一些社团,用以锻炼自己,同时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二年级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一次通过。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她参加了美国的托福考试,成绩不错。就在这一年,她还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她参加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就在这一年她向美国若干学校提出申请,大学毕业一个月后赴美留学。
由对人生不同时期特点的认识,到不同时期有不同规划,再到做任何事情都有计划,这就是们引导女儿要达到的目的。可以说,认识、规划和计划是人生顺利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