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么多女孩从哪儿来?

(2009-03-22 16:43:18)
标签:

女孩

男孩

用功

黑人

总统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撰文 姜汉忠

周末早上跟妻子去玉渊潭散步归来经过一所中学,远远看见很多年轻人手捧书本在门口看书,看这阵势八成又是考试。走近抬头望去,只见上面的横幅写着: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目光往下移,这才发现,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孩子。我回头跟妻子讲,好像也就一两个男孩子,“男孩子都哪儿去了?”

 

不久前,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去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名单,我女儿也名单之内。可是没过几天,中国青年报便发表报道,不看则已,一看吃惊不小。武汉大学有个大三的学生统计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的男女生获奖情况,结果显示,女生获奖的比例分别为百分之六十六点四、百分之七十九点九、百分之六十六点七、百分之百、百分之七十点八与百分之五十八点○。报道说,在大学校园内,“女生凶猛”、“女生强势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奖学金的获奖情况让这种说法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女大学生之所以在获奖名额中占据占多数,跟在校女大学生比重的逐步上升有极大关系。早几年,就有新闻报道说,女生多男生少的现象已经从师范类、外语类等学校向综合型大学蔓延。就连交通大学等传统的理工科学校,女生比例也在逐年抬头,那些土木、桥梁、机械等过去男生一统天下的专业,男女生人数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不久将来“平分天下”也未可知。

 

我写着写着不知为何想起了十三年前美国的一段经历。那次美国之行,是从中部的芝加哥开始的,抵达当天正是芝加哥公牛队获得NBA冠军的喜庆日子,夜晚从旅馆的窗子望去,一拨一拨黑人开着车庆贺自己的球队夺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黑人在这个国家人口中的比重。我从中部到东部再到西部和西北部,所到之处,我都忘不了向当地华人或者美国人询问这个问题。从芝加哥开始,似乎都是一个规律,那就是黑人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在有的地方甚至超过百分之五十。即便是华盛顿,黑人比例也比此前高很多。据最新材料,华盛顿的黑人比例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三,是美国各大城市中比例最高的。我走在华盛顿的街上,人很少,所能看见的也只有黑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

 

黑人在过去由于种族歧视的关系,社会地位偏低,就连高档住宅区都限制黑人居住。然而,黑人中努力奋进的不在少数。我认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海沃德大学的一位黑人教授,十几年前的时候,他五十多岁,从事社会学研究。我从其他朋友那里了解到,他完全是靠自己的个人奋斗才获得大学教授职位的,倒退二十年恐怕是非常不易的。经过多少代的努力,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有了一些提高。二○○七年三月,杰出的黑人女科学家谢丽·安·杰克逊获得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第二十七届尼瓦尔·布什奖,以表彰她在推动科学研究与教育改革方面的伟大成就。在政界崭露头角的黑人就更是多了,像美国前教育部长罗德·佩奇、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如今就连美国总统都是黑人。奥巴马上台以后又启用了一批黑人精英,美国国内政策委员会、美国环境保护署、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等机构都迎来黑人而且是女性的领导。

 

从中国女大学生在学校越来越强势到美国黑人越来越有“出息”,两者比较虽然不是非常恰当,但是两者却有相同的或者近似的历史。中国女性几千年来一直被当作男人的附属品。六十年前,新中国成立,女性命运虽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只能保证女性的最基本权利。当今这个社会仍旧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权力掌握在男性手中,女性要想在社会领域取得与男性同样的成功,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也正是这个原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女孩子学习一般都比男孩子用功得多,因而考取大学的比例也高得多。这“两高”的出现不光让人看到大学里面女孩多,上课的时候黑压压一片,即使到了工作岗位也是如此。我曾经拜访一个报社,那里面百分之九十是女性,去年我供职的单位新来几个年轻人,清一色的也是女孩子。我有个在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朋友跟我说过,多年来他的学生都是女孩,去年才招了一个男孩——真不容易。美国的黑人实际上也有这样的问题,靠国家的法律彻底解决种族歧视的问题,在眼下还是不现实的,即便总统是黑人也是无济于事的,道理相同,若要取得预期的成功,个人奋斗还是第一位的,美国政坛、科研、军界的杰出黑人取得的成就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在中国,女性以往不是男性的对手,如今女性用功了,而且是非常用功了,相形之下,男性,即便还跟以前一样,也不会像过去那样突出了——后来者居上了。如果男性放松,就像报道中讲的,上课聊天、睡觉、看小说、甚至中途逃课,考试成绩、获奖机会自自然没有那些男生的份儿。我没有了解美国的情况,我想那里的黑人与白人也有相似的境况。黑人若要改变命运,天上不会掉馅饼。

对比了半天,我们还要回到中国的现实。女孩升学率高,女孩成绩更优秀,可是女孩更难找工作,看上去这是一对矛盾,实际上很正常。女孩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思议的,可是社会上适合女孩的就业岗位有限,相对而言女孩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加之某些岗位更适合男孩,女孩自身一些特点对就业存在限制、社会传统观念作祟以及某些单位近年录用新人出现严重男女失衡,女孩就业压力就更大,挑战更多也就在所难免。要找到一个满意的出路,就要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牺牲更多的时间、精力,对职业、薪水、生活条件等等的不现实要求也要牺牲,没有牺牲的奋斗是没有的。

 

女孩子们等着参加会计资格考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更多的社会考试在等待着你。当你的本领出类拔萃的时候,你参加社会考试的时候就轻松了,就有可能达到你预期的目标。自古华山一条路,努力吧,女孩子们!

二○○九年三月二十二日 

---------------------
如需转载,请致电010-68996306或致信frank203@sina.com,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