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就是这样处关系的吗?
(2009-01-06 19:48:47)
标签:
自己他人关注相处杂谈 |
分类: 人生启迪 |
这两天有两件事情碰到一起挺有意思。一件事的主人翁是我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另一个是我的业务客户。
我跟那位熟悉的朋友已经有将近两年的交往,这当中我给她一些帮助。她也答应帮我联系演讲的大学。这个事情去年年底的时候她就提了出来。上个月,她告诉我六月份安排了好几场。可是,时至今日,我还没有见到任何安排,也没有得到任何暗示。我估计这个说法很可能是个谎。就在这位朋友的诺言还没有实现的时候,她却来找我,希望我帮助她表妹找工作。找工作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对我则不同。虽然我认识不少出版社的朋友,然而多数都不是有决策能力的领导。对那些超出我能力控制范围的事情,我从来都不作出承诺——我实在没有把握。我坚守的原则是“言必信,行必果”。做不到的事情,我是绝对不说的。不过我的这位朋友还是希望我帮这个忙。这可是难为人的事情。为了不让朋友最终失望,我还是没有答应这件事,因为从现在情况看,对这种事情我毫无办法。
这个朋友昨天还对我说,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靠相互帮助维系的。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相互帮助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交往双方有相互融合的地方。即使按照朋友的说法,她也是有问题的。不论朋友需不需要她的帮助,她多次主动承诺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兑现。这种做法对朋友来讲肯定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自己承诺的事情尚未兑现,却要他人帮助自己,这是不是有点“只想自己,不管他人”的味道呀?
另一个当事人跟我有过几次信件来往。他上周末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对我说,有一本跟音乐有关的图书。他希望我就这本书的授权前景提出看法。我让他通过邮件将相关信息发给我。同时我问他是否有儿童方面的书,他说有亲子一类的书,第二天早上给我整理好了发给我。可是此后,他一直关心我对他发给我的音乐书的看法,只字不提我对他的请求,他对我的承诺在我对他承诺之前。我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他,说他只管自己感受,不管他人想法。
我最近还碰到一件事,说话跟瘪三没什么区别。先不说此君以前对我个人的种种承诺,但就合同约定寄送样书的问题,对方就有些不讲理。图书出版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可是样书却还没有寄到作者或者我这里。你问起这件事,她不是首先表示歉意而是说他们已经寄了。她的意思是她寄了就履行了职责,问题您用的是海运方式寄的,时间那么久很容易丢失。讲到这里,对方竟然说,航空邮寄太贵,这句话跟作者是说不着的。样书没有送达作者手中,你就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不论平时表白得如何真诚,一到关键时刻,很多人就露出了狐狸尾巴,一根“只管自己,不管他人”的利己主义的尾巴。对这种人,我们要毫不客气,永远也不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
二○○九年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