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典故不食周粟吐哺握发 |
分类: 杂文时评 |
不食周粟
商朝末年,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有个小国叫孤竹。孤竹国国君有几个儿子,其中长子是伯夷,次子为叔齐。国君在世时指定叔齐为国君继承人。国君去世后,叔齐不肯接受君位,坚决要求哥哥伯夷当国君。然而,伯夷却遵照父命,也是坚辞不受。结果,兄弟二人谁也没有当国君。
当时,西北高原有一个诸侯国,首领是姬昌,即周文王。伯夷、叔齐听说姬昌为人很仁义,就决定投奔周国。当他们风尘仆仆赶到那里时,姬昌已经去世,其君位由儿子姬发继承,即周武王。于是兄弟二人就在周国住了下来。不久,姬发出兵讨伐商纣。伯夷、叔齐拉住姬发坐骑的缰绳,对他说:“大王刚刚去世,你就兴兵打仗,是讲道吗?你作为臣子去杀君王,是讲仁义吗?”姬发没有听从他们二人的劝阻,灭了商周,统一全国,建立了西周王朝。伯夷、叔齐认为姬发的做法非常可耻。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隐居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不吃周朝的粮食,仅以野菜充饥,最终兄弟二人饿死于山中。
“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
商朝末年,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有个小国叫孤竹。孤竹国国君有几个儿子,其中长子是伯夷,次子为叔齐。国君在世时指定叔齐为国君继承人。国君去世后,叔齐不肯接受君位,坚决要求哥哥伯夷当国君。然而,伯夷却遵照父命,也是坚辞不受。结果,兄弟二人谁也没有当国君。
当时,西北高原有一个诸侯国,首领是姬昌,即周文王。伯夷、叔齐听说姬昌为人很仁义,就决定投奔周国。当他们风尘仆仆赶到那里时,姬昌已经去世,其君位由儿子姬发继承,即周武王。于是兄弟二人就在周国住了下来。不久,姬发出兵讨伐商纣。伯夷、叔齐拉住姬发坐骑的缰绳,对他说:“大王刚刚去世,你就兴兵打仗,是讲道吗?你作为臣子去杀君王,是讲仁义吗?”姬发没有听从他们二人的劝阻,灭了商周,统一全国,建立了西周王朝。伯夷、叔齐认为姬发的做法非常可耻。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隐居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不吃周朝的粮食,仅以野菜充饥,最终兄弟二人饿死于山中。
“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
吐哺握发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他曾经帮助周武王灭了商纣。武王死后,周公摄政,天下大治。周成王把鲁地分封给周公的儿子伯禽。周公训诫儿子说:“你被分封到鲁地,到了那里切忌骄横。我是开国国君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又是当今君主的叔父。我现在辅佐君王,身居高位,重任在肩,名闻天下,但是我仍要谦逊诚恳地接待来访的贤士。有时来求见的人多了,弄得我很忙,吃一顿饭要把食物吐出多次,洗一次头发也要停下好几回,就是为了及时接待他们。即便这样,我还怕礼仪不周,失去天下的贤士啊!”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魏·曹操《观沧海》)
前一篇:面试着装——常常为工作一锤定音!
后一篇:进步中的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