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生启迪 |
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官员透露,今年将有两千四百万人需要找工作。在这求职大军中,有四百九十五万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有去年毕业没有工作的一百二十万,加到一起是六百多万。然而,国家能够提供的岗位却只有一千二百万。数字摆在那里,将有一千二百万人还是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这还是最好的结果。就每一个人而言,包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能不能找到工作就看你的运气,别看学历高,一切还说不好呢。
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到高考的时候,每到大学毕业前夕,每到“两会”期间,这个问题总会被“炒”得火热。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到底怎么回事?我们这些局外人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我也接触过一些大学在校生,其中确有为自己的就业前景担忧的。可是也有一些学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焦虑不安,相反却有一种成熟在胸的劲头,我也经常看一些报纸和电视节目,那可不得了,这个问题简直成了一个大难题,真比大龄青年找对象还让人发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努力,要说是全社会总动员还真不为过。看到这个情景,我这个做父亲的也有点坐不住了——我女儿现在就在大学里读书,两年以后就会进入这几百万的劳动力大军之中。我虽然是局外人,但是用国际上一句时髦的话讲却是利益悠关方——女儿的事情跟我能没关系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我发现的确问题不小,不过要是有关方面有那么一点作为,问题解决起来不是很难的。
首当其中的就是当事大学生,要求是不是能够放得现实一点。我也做过一段招聘工作,直到现在我还经常收到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信。我就见过一个学生是学版权贸易的,跟我现在的工作是同行。她在推荐信中写得特别神,说完全可以胜任版权贸易工作,不仅懂得业务,而且英语六级。一看这个,我就乐了。学生天真,对自己估计太高了。莫说你还没毕业,就是干过一段时间出版工作而且英语讲得很流利的人还不敢说自己能够“胜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值得钦佩,可是没经过实践检验,怎么就能断定自己就一定能胜任工作呢?对自己估计那么高,一旦在实际中碰壁,势必影响自己的情绪。倘若对自己的评价现实一点,也许就能顺利找到工作而没有烦恼了。
其次就是用人单位,招聘要求放低一点。现在的用人单位跟十几年前乃至二十年前不同了,实际得很,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要有工作经历。提出这样的要求简直是胡扯淡!大学毕业生——除了极少数人——哪一个不是在学校待了十六年?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工作经历?按照这个逻辑,大学毕业生永远也不可能找到工作,因为面对第一个工作单位他永远是没有工作经历的。这样一来,好多大学生从大学第三年就找地方兼职或者实习(这也叫工作经历!),这种经历能不能派上用场还说不准。由于现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于是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就像春节火车票涨价一样。这不是趁火打劫吗?这样一来,用人单位就少了很多培训工作,不仅省了时间,还省了钱。用人单位也不想想,不是你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来能为你所用吗?到头来还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吗?水涨船高可不高明,还是放低一点为好。
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在政策以及安排上明智一点。这几年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每年都有四百多万。可是,设置相同专业的学校非常多,不论这个学校以前是哪一类学校。只要是热门专业,大家一起上,比如工商管理、法律、外语等等,有没有合格的老师就不管了。实力弱的怎么能比得上有这方面特长的学校呢?这样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竞争力肯定差一大截子。你叫他怎么去找工作?所以说,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大学的校长们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着手,为你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符合社会的需要创造条件。千万不要为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制造先天性困难。
最后就是舆论,对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报道的时候稍微冷静一点。我就从报纸上看到,很多在校大学生看到舆论大肆报道就业难之后,开始对自己的前途忧虑起来。本来,他们在学校学习好好的,这样一来,在不良舆论的笼罩下,若是不早点出击,生怕到时候赶不上趟儿。不用说大学生,就是我也有点不安,尤其是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一些地方为大学生就业搞活动,真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就像一个学生要去参加考试,临进考场的时候,旁边的人不断在其耳朵边说考试有多难,你觉得考生会放松吗?这并不是说,这方面的问题不能报,而是说报道要有一个度,要适可而止。报过火了,就会产适得其反,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希望方方面面都拿出一点诚意来破解这个难题。待相关方面统统行动起来的时候,这个难题不再成为牵动千家万户的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