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火车票不涨价和公交优先的联想

(2007-01-11 17:13:24)
分类: 杂文时评
  今天从互联网上看到一则消息,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宣布,今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一律不再实行票价上涨,今后也不再上浮。这对那些春节前后需要回家探亲放假返乡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好消息。与此消息相得益彰的是北京宣布采取重要措施落实公交优先的原则,措施之一就是取消月票,刷卡乘车最高可以打四折。
  多年来,中国老百姓从大众媒体听到的与己密切相关的消息多半都是涨价,电费涨价、水费涨价、天然气费要涨价、出租车费涨价、邮寄费涨价,很少听到什么商品或者服务降价。每当涨价的时候,相关部门一定会配上这样的说明,那就是一定要保证商品供应,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老百姓面对这种消息也是无可奈何,敢怒不敢言。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发现这样下去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决定采取价格听证制度。结果怎么样呢?价格听证会成了摆设,听证不听证反正都得调价——在中国调价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涨价。不过也有不服气的,偏要较真。法律硕士郝劲松以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不合理为由,将铁道部告上了法庭,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不过最新消息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要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郝劲松的起诉予以受理。近来还有北京市民段先生将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阳支行告上了法庭,追讨自己因此损失的利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段先生的诉讼请求。诸如此类的官司可以说屡见报端,可是多半多是以原告败诉告终。
  上面这些事件涉及的部门都是国营部门,虽然说企业,可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都是代表国家的单位。国家单位做事尚且不那么公道,更不用说其他类型的单位了。这种不公道产生的结果表面上仅仅是老百姓的日常开销增多——当然也有国家的部门在提高某种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之后咬紧牙关说给老百姓增加的负担微乎其微,实际上后续效应远远不止于此。
  前两天中国青年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人“战斗思维”的根源是什么》。作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其“真正的原因是,在诸多领域,我们长期缺乏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民众也不相信任何极右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于是乎,大家热衷于采用‘私力救济’获取资源。”于是乎,有乘车不用花钱的内部规定,有通过关系走后门的,还有通过权势为自己争得利益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还真应了那句话,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那么谁才最有资格使资源分配机制趋于公平、合理呢?当然是治理国家的政府。可是连代表国家的政府主导下的单位都无法公平合理地为全体公民谋福利,那还能指望谁呢?
  如今,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可是老百姓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对待,能没有意见吗?能没有怨言吗?既然老百姓有意见、有怨言,构建和谐社会就不可能落实到实处,甚至说是空欢喜一场。
  所以,可以这样说,当今最要紧的事情是在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部门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以便取信于民。前几年,铁老大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都上浮车票,说不好听的话真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公交部门搞市场化经营,弄得一条线路三四十个站,可是车辆却每增加多少,这样一来人们等车时间不长、车辆不拥挤才怪呢。
  以民为本谈了多年,可是有多少实际行动能够让老百姓看到确实以民为本了呢?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然而确实以民为本的真实写照。只有将以民为本落实到实处,才能谈得上社会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的问题,也只有社会资源分配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感觉到比较公平合理的时候,社会才会和谐,国家才能健康发展。在此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将眼光放在老百姓身上,多为他们着想几分,让他们对社会公平的到来看到希望,这样才会建设一个稳定和谐的国家,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我们国家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