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版权贸易 |
版贸,是圈内人常用的一种说法,就是版权贸易的简单说法。一般贸易的内容是有形商品。版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版权贸易说白了就是许可证买卖,其中涉及最多的是版权的许可和转让问题,可以说与图书密不可分。在我国的法律中,作者对其作品拥有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版权。
说起来,我从事版权贸易工作也有五年多了。对一个人来讲,五年可不算长,但是跟所有行当一样,版权贸易也是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呀。从事这一行的人也有好多种。一种是出版社内部有个机构,承担着为出版社从国外购进版权或者代表本社图书的作者向外销售版权的职责,其负责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版权经理。还有一种是国内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搞项目合作,者比较复杂。还有一种是纯中介性质的,那就是版权代理公司。前两种与图书关系密切,不少版权经理本社还从事图书的编辑的工作。最后一种就简单多了,跟其他行业的中介机构相差不了多少。
进入出版这个行业多年,你要是问一个人是否喜欢编辑这个职业,说不定还真是一言难尽呢。可是要问一个人喜欢不喜欢做版权的时候,他多半会说很喜欢。我干了多年,喜欢这项工作自不待言。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喜欢做这项工作呢?是干这一行的收入高吗?不是,恰恰相反,这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如果一定要说好,那通常是指从国外引进的一本书成了畅销书。可是,操作一本畅销书并非一人之功,而是整个出版社齐心协力的结果。作为版权经理做的那一份工作很难反映出经济效益。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愿意进入这一领域拼搏一下。是这个行业需要经常出国吗?也不是。干这一行的人有些人出国次数不少,但是也有不少人没有出去过。尽管如此,他们照样喜欢,照样干得有声有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喜欢上这项工作呢?
在我看来,人们喜欢这项工作主要是因为它富于变化,因而充满挑战性。
不论是买进版权还是卖出版权,我们都必须跟海外的对手打交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待人接物准则以及不同的生活态度。做版权的人要经常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光要同本国人打交道,还要跟外国人谈生意。这就需要你适应能力要强,这种需要就是一种挑战。就拿我来说,我一方面与国内的作者以及文化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有工作来往,同时我还与海外人士交往密切。人与人之间差别万千,不可用一种方式来对待。有的喜欢交往,有的则少言寡语,你不主动提出话题,就会出现冷场的局面。还有的人一时理解不了你的话,而你觉得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还有的因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很多习惯与我们有很大不同。有些话,对张三说可以,对李四就不行。也就是说,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调整自己的思维、说话、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样才能做好工作。在我的经历中还遇到过外方不理解我方的做法而出言不逊的情况,还有的时候内部存在一定的惰性,使我们与外方的合作出现矛盾。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以灵活的态度和方式去应对。是不是很有挑战性?
这项工作吸引人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刺激性。谈判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勇。你琢磨对方,对方也在琢磨你。不论是打电话,还是写信,措辞上需要谨慎再谨慎,万万不可露出破绽。有的时候,我们在心理对抗上花费的精力远比在其他方面要大得多。就拿价格来说,究竟什么价位合适?价格高了把人吓走,价格低了己方吃亏。对方的底线是什么?对方对这桩生意究竟是一个什么态度?是志在必得,还是可有可无?整个谈判过程中这个环节大概是最费思量的。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做好情报收集以及观察工作。如果一方的心里被对方吃准,那么这一方在谈判过程中一定是处于被动境地。我就经历过若干次这样的“战役”。只要我能摸准对方的底牌,我肯定会大获全胜;相反,就有可能打败仗。谈判没能取得预想的结果,我就像打了败仗,心里那个窝火,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光。
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与外界交往多。不论是买进版权还是卖出版权,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人。既然是人与人打交道,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交往。彼此谁也不认识谁,做生意的时候肯定是心神不定,难下决心。我总爱说这样一句话,做生意就像结婚。没有任何交往就结婚,那是一见钟情,虽然不乏其例,但是毕竟有限。交往多了,合作双方相互之间有了信任感,做起事来才比较容易——毕竟熟悉的人之间做生意风险要小得多。交往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信息来源多,耳朵更加灵通。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选题不错,就去与权利持有人进行联系,当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权利人的时候,早有人捷足先登了。看来,还是我们的信息不太灵,至少我们获取信息不够及时。更重要的是,交往多,朋友就多。朋友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成功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失败的东西我们要汲取教训。这样一来,我们就比较地聪明起来,就不容易犯错误,就不会失败。
还有一个魅力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文化与商业的结合。如果仅仅是编书,搞学问,时间一久,说不定就会缺少成就感。在今天这个社会,发展经济可是硬道理,有了很好的经济收益,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如果是光做生意,我们的日常工作就会缺少文化气息,久而久之就会沦落为纯粹的商人。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不喜欢做的。版权贸易虽然不能为作者赚来很多钱,但是它毕竟与经济息息相关。当我们完成一项合同、看到美元进账的时候,我们是一种什么感觉?不用是说大家都是很明白的。由于我们的工作不脱离文化,我们总是生活、工作在浓烈的文化氛围中,这对我们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无疑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版权贸易工作确实是颇有魅力的,然而并非每一位版权经理都会有这种感觉。工作相同,干法各异。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的时候,当你对这项工作如醉如痴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才会体会到它给你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六年三月三日
说起来,我从事版权贸易工作也有五年多了。对一个人来讲,五年可不算长,但是跟所有行当一样,版权贸易也是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呀。从事这一行的人也有好多种。一种是出版社内部有个机构,承担着为出版社从国外购进版权或者代表本社图书的作者向外销售版权的职责,其负责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版权经理。还有一种是国内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搞项目合作,者比较复杂。还有一种是纯中介性质的,那就是版权代理公司。前两种与图书关系密切,不少版权经理本社还从事图书的编辑的工作。最后一种就简单多了,跟其他行业的中介机构相差不了多少。
进入出版这个行业多年,你要是问一个人是否喜欢编辑这个职业,说不定还真是一言难尽呢。可是要问一个人喜欢不喜欢做版权的时候,他多半会说很喜欢。我干了多年,喜欢这项工作自不待言。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喜欢做这项工作呢?是干这一行的收入高吗?不是,恰恰相反,这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如果一定要说好,那通常是指从国外引进的一本书成了畅销书。可是,操作一本畅销书并非一人之功,而是整个出版社齐心协力的结果。作为版权经理做的那一份工作很难反映出经济效益。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愿意进入这一领域拼搏一下。是这个行业需要经常出国吗?也不是。干这一行的人有些人出国次数不少,但是也有不少人没有出去过。尽管如此,他们照样喜欢,照样干得有声有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喜欢上这项工作呢?
在我看来,人们喜欢这项工作主要是因为它富于变化,因而充满挑战性。
不论是买进版权还是卖出版权,我们都必须跟海外的对手打交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待人接物准则以及不同的生活态度。做版权的人要经常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光要同本国人打交道,还要跟外国人谈生意。这就需要你适应能力要强,这种需要就是一种挑战。就拿我来说,我一方面与国内的作者以及文化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有工作来往,同时我还与海外人士交往密切。人与人之间差别万千,不可用一种方式来对待。有的喜欢交往,有的则少言寡语,你不主动提出话题,就会出现冷场的局面。还有的人一时理解不了你的话,而你觉得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还有的因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很多习惯与我们有很大不同。有些话,对张三说可以,对李四就不行。也就是说,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调整自己的思维、说话、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样才能做好工作。在我的经历中还遇到过外方不理解我方的做法而出言不逊的情况,还有的时候内部存在一定的惰性,使我们与外方的合作出现矛盾。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以灵活的态度和方式去应对。是不是很有挑战性?
这项工作吸引人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刺激性。谈判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勇。你琢磨对方,对方也在琢磨你。不论是打电话,还是写信,措辞上需要谨慎再谨慎,万万不可露出破绽。有的时候,我们在心理对抗上花费的精力远比在其他方面要大得多。就拿价格来说,究竟什么价位合适?价格高了把人吓走,价格低了己方吃亏。对方的底线是什么?对方对这桩生意究竟是一个什么态度?是志在必得,还是可有可无?整个谈判过程中这个环节大概是最费思量的。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做好情报收集以及观察工作。如果一方的心里被对方吃准,那么这一方在谈判过程中一定是处于被动境地。我就经历过若干次这样的“战役”。只要我能摸准对方的底牌,我肯定会大获全胜;相反,就有可能打败仗。谈判没能取得预想的结果,我就像打了败仗,心里那个窝火,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光。
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与外界交往多。不论是买进版权还是卖出版权,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人。既然是人与人打交道,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交往。彼此谁也不认识谁,做生意的时候肯定是心神不定,难下决心。我总爱说这样一句话,做生意就像结婚。没有任何交往就结婚,那是一见钟情,虽然不乏其例,但是毕竟有限。交往多了,合作双方相互之间有了信任感,做起事来才比较容易——毕竟熟悉的人之间做生意风险要小得多。交往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信息来源多,耳朵更加灵通。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选题不错,就去与权利持有人进行联系,当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权利人的时候,早有人捷足先登了。看来,还是我们的信息不太灵,至少我们获取信息不够及时。更重要的是,交往多,朋友就多。朋友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成功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失败的东西我们要汲取教训。这样一来,我们就比较地聪明起来,就不容易犯错误,就不会失败。
还有一个魅力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文化与商业的结合。如果仅仅是编书,搞学问,时间一久,说不定就会缺少成就感。在今天这个社会,发展经济可是硬道理,有了很好的经济收益,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如果是光做生意,我们的日常工作就会缺少文化气息,久而久之就会沦落为纯粹的商人。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不喜欢做的。版权贸易虽然不能为作者赚来很多钱,但是它毕竟与经济息息相关。当我们完成一项合同、看到美元进账的时候,我们是一种什么感觉?不用是说大家都是很明白的。由于我们的工作不脱离文化,我们总是生活、工作在浓烈的文化氛围中,这对我们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无疑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版权贸易工作确实是颇有魅力的,然而并非每一位版权经理都会有这种感觉。工作相同,干法各异。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的时候,当你对这项工作如醉如痴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才会体会到它给你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六年三月三日
前一篇:向海外介绍中国大陆的小说
后一篇: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