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版权交易操作中的几个问题(1)

(2005-12-21 13:39:10)
分类: 版权贸易

开场白

 

大家好!   

        今天有机会与诸位交流版权交易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体会,很高兴。不过,我也感到诚惶诚恐。

        首先,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心情之紧张可想而知。说的当中难免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现象,还请听众谅解——要是您不谅解,我也没办法。当然了,我会尽量说得有逻辑性、有条理性,但是有些时候要是心里紧张过度,恐怕我自己都不能控制我自己了。

        其次,尽管年纪一大把,可是正式入行时间却是很短——仅仅有三年两个月零十三天的时间。也就是刚刚出徒。要说是一个新兵蛋子也不过分。其实,我还不如过去的学徒伙计,人家好赖还有个师傅,我呢,第一没师傅教,第二没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切磋。即使这样,我还是答应主办者来说一说——我可不敢说讲,那太正规,那样会把我吓得不知说什么好。话又说回来,我也不是一点优势没有,否则我也不会壮起胆子到这个台上来。这第一条就是,我在担任新世界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代行主任权利)的时候曾经代管海外部将近一年的时间,对版权交易问题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也亲自操作过,在这期间引进了五本书。那是在一九九六年。其二,我有其他工作的经历,当过教师,做过记者,搞过翻译,编过图书,也组织过活动。这些对我迅速熟悉版权工作并很快进入角色有着不小的帮助,也可以说是我今天还敢到这里来与大家交流的一个诀窍。

        其三,主办者希望我结合成功的案例说一说,我私下征求了一些同行的建议和意见,他们也说让我聊一聊成功的案例。我想这可能是大家最想听到的,也是寄予很大希望的。不过,我这个人往往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也可以说是比较个别,用现在的时髦语言是比较另类。如果说以合同签订为成功的标志,那这“成功”当中即使某个问题没有处理好或者是败笔,但是最终还是成功了。但是,有时候,前面的环节做得都不错,但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最终没有成功。换句话说,版权交易的成功可以分为多种多样,有联系成功的,有谈判成功的但是却因为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最终没有签约,但是对版权从业者来说这也应该算成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即使签了合同,我觉得也不能完全算成功,因为你所谈判的项目还没有拿到市场上运作。能够拿到市场上并在销售中达到预期的效果才算成功。可是细一想又不算成功,还应该追踪该产品在受众当中的影响,看看是否达到了计划目标。所以说,按照这个标准只有很少的案例算得上成功。我经手的案例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可以说没有什么成功的。如此说来,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吗?其实还是有不少可说的。这是因为版权从业人员在图书引进、出版、销售以及后期市场追踪中介入有限,因而也只能就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案例说一说,以期引起同行的注意,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不该出现的问题。至于引进版权最终能否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标准达到成功,那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也不是我们工作范围所能涉及到的。

        其四,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很多,而且是年轻人居多,其中不少人还是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对这项工作了解甚少。我私下了解过很多人,其中不少人觉得这项工作有意思,非常喜欢干,也有人将这项工作看得很神秘。但是更多的人则不同,把这个工作看得很简单,认为仅仅是个事务性的工作。有人就说,只管对外联系联系,发个信收个信,没什么。还有的认为就是把合同签了,然后去有关部门办理登记。书出版了,给国外寄寄样书,汇个版税。仅此而已,没多大意思。

        其实,我们这行与大多数行业一样,工作没有十分清晰的范围,工作有没有意思完全要看从业者个人的投入程度,要看主观创造能力能发挥多少。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原因就在于,从业人员如果对这项工作没有多大兴趣或者认为没有多大干头,工作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创造性,也就不会有成功的体验。从大的方面说,如果从业人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都停留在这种肤浅的认识上,我们国家的版权输出与输入工作就不会有显著的发展。所以说,一旦从业人员认为这个工作有意思,才会积极投入,才会积极介入,才会越干越有劲头,才会不断取得成功。成功了才会有快乐。可以说,快乐是成功的条件,成功则是发展的前提。

        其五,版权交易工作说穿了就是交朋友。有的同行认为,是七分做人,三分做事,这是很有道理的。有的同行问我搞版权工作有什么经验,我没有二话,那就是交朋友。一旦你以一颗开诚布公的心去与人交往,你就会让你所接触的人对你有一个好的印象。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不是我在这里卖关子,搞这行的人先要把自己的修养提高,不论是谈吐还是举止,就连写个信也要因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讲究。最重要的一点要诚实有信用。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据实相告,都要告诉人家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尽管自己左右不了局面,人家也会理解,也不会怪你。这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是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没有赢得人家的心,其他的事情就别谈了。我是很不赞成只管眼前利益那种一锤子买卖的心态。那对自己做好工作,进而从中得到朋友、得到快乐、得到成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一个人的最大快乐不是获得多少金钱,有多少物质享受——干版权这行,特别是版权代理是不会赚大钱的,而是获得友情。我认识的一些国内国外干这行的人都有切身体会。但是,他们的收获也不少,那就是从中获得了不少教益,也得到不少快乐。从实用角度看,当你有很多朋友的时候,你的工作也就不费什么力气了,也就容易得多了。

        最后,主办者希望我能说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可是凭我开始提到的入行经历,这一点是难以做到的——因为我的经验,特别是那些能够拿出来供大家参考的东西太少了。不过,我还是尽我最大的努力不让主办者失望,尽量说得详细一些,不让花时间在这里听我说的人大呼上当,夺门而逃。还是那句话,您要是真失望、真觉得上当,真要逃走,我也没辙,我也不能跑出去把您给拉回来,就像萧何夜下追韩信,那我可不干。大热的天!我可把丑话说在前边了。这就叫勿谓言之不预也。

        今天我想说说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一般从事版权交易的人常常会碰到的问题。这三个问题说完了,狭义上讲的版权交易工作的一个全过程也就结束了。至于更多介入版权图书的出版、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我虽然有一些经验,但是不多,我今天也就不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说。我今天说的这几个问题有时候涉及整个案例,有时候只涉及一个案例的一个阶段,有时候又只涉及一个案例的一个局部。我准备这样做,那就是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多说一说,关系不密切的部分少说,甚至一下带过,以便突出重点。我觉得这样说可能会对听我说话的人有些帮助,如果您认为没用,还要请您谅解,有时候涉及本社的商业秘密,我不好说得过于详尽,但是我能自作主张的,我都会告诉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