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河北省超限运输通行证很难办,货物从保定运至西安,沿线的河南等最多一两天就完成2次审批,而河北到第17天仍未审批通过——近日,“大货车主给河北省委王东峰书记的一封公开信”在网络流传。王东峰对此作出批示并提出明确要求后,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立即行动,通行证很快办好。河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被责令作出深刻检查,严肃批评教育。
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载运不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运输车辆,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许可手续,采取有效措施后,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公路。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行驶公路。
按规定,总质量超过100000千克,同时又是跨省运输,办理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17天仍未审批通过,因此在时长上并不算违规。只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周边地区一两天的审批速度,17天已经慢了好几倍,自然显得十分漫长。大家审批速度都提高了,你还是老样子慢悠悠,落后的就不是一点半点。
在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批示之后,当地相关部门很快办好了通行证。这当然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也充分证明,大件运输通行证本来是可以很快办好的。关键是相关部门,权力观念要淡一点,责任意识要浓一点,服务意识要强一点,服务水平要高一点。
作为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某些政府官员可能习惯于将“审批”看作是一种权力,甚至首先想到要将权力变现,或者部门创收,或者个人寻租。曾经有个词叫“审批经济”,某些行政审批项目,甚至完全以收费作为主要存在目的。至于官员个人滥用审批权,以权谋私、以权谋利的案例就更多了。
之所以某些审批权力集中的所谓“肥水衙门”,几任一把手接连“前腐后继”,各种“跑部钱进”现象、权力掮客现象等屡见不鲜,无不与此相关。就拿这次的事件来说,100吨以上的超限证,四川、甘肃、宁夏等省份每年办证近千个,河北此前居然几乎没办过,为何?
公开信里的说法是:大件车到了河北就找带车黄牛,又快又省钱,办证费时间还不一定能办下来。久而久之,大件车通过河北就几乎都不办证了。那么,这些带车黄牛都是谁?又是谁给了他们赚黑钱的权力和机会?倘若这种说法属实,此事大有继续追查的必要。因为高度集中的审批权,在缺乏监督制衡的情况下,的确很容易异化为权力寻租的工具。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更多地方开始意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高核心竞争力。领导批示通行证审批难问题,显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各地之间的竞争,落实到政府层面,比的已经不是简单的政策优惠力度,而是营商环境的全面比拼。需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努力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
回应通行证审批难引发的舆情,需要快速办好的不只是写信车主一个人的通行证,需要提高服务水平的也不只是大件运输通行证的审批。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地反思,更不能凡事都等“领导批示”。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