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舒圣祥
舒圣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992
  • 关注人气:9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保“一刀切”是更加有害的“污染”

(2018-05-28 18:45:15)


 

舒圣祥

 

为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了《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要求对于督察进驻期间群众环境信访问题,既要推进问题整改,也要注重政策引导,在整改工作中尽可能避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在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察。地方上对此高度重视,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因为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一刀切地停工停业停产,让环保仿佛变成了可怕的怪兽,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工作没了生计也没了。

 

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部下文禁止环保一刀切非常必要。因为环保本身不是目的,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才是目的,环保应该服务于这一目的,而不是不顾一切地为了环保而环保,不能为了官员环保政绩好看,搞简单粗暴的环保一刀切一刀切的做法会让企业无所适从,今天出一个政策,等你投资整改了,明天又一个政策,完全没有连续性。

 

一个部门一个政策,一任官员一个政策,新官不理旧账,不讲契约精神,为了乌纱帽,落实环保要求好像很严厉,字要诀的背后本质,却是懒政不作为。这种做法不仅会吓跑投资者,对环保工作其实也毫无益处,无非是运动式地见机行事。既不是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更谈不上细化环保监管制度,蓝天绿水照样没有,地方发展也被折腾得够呛。

 

去年冬天,因为很多地方取缔散煤,导致民众挨冻受凉,就是环保一刀切的典型案例。要么吸霾,要么挨冻,这样的选择困境,被不负责任地丢给了普通民众。除了某些地方官员本身对民生的冷漠,也间接说明煤改气任务的考核指标,可能存在不切实际冒进死板的问题。强调民生优先的常识,在制定治污规划之初就该认真考虑到。

 

相比长期放纵各种环境污染行为,环保一刀切是更加有害的污染,它只是为了应付督察,非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制造出很多新问题。要么长期放纵,要么一刀切关停,环保治理不该如此走极端。在安徽合肥,巢湖边的岸上草原,是市民最喜欢的去处之一。去年被点名以保护之名行开发之实后关停了。按理说,取消游乐设施恢复公共绿地就可以,没想到当地治理,非得把草原也破坏殆尽。这就是走极端。

 

看似严厉,实则害怕担责,为了避免被指落实不力,宁愿做过头,这是地方官员环保一刀切的常见心理。仍以合肥巢湖为例,去年被点名批评后,围着湖划了一条一公里保护线。其中一小段,包括大片城市建成区,已建好的道路和建筑不好拆掉,还没建好的就不让建了,连已经封顶的科技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都成了烂尾楼。巨大的浪费不说,也有违跟商家的合同,对公众的承诺。更何况,规划好的城区,这里荒一块那里烂尾一个,真就环保了吗?

 

生态环境部此番特别强调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传递的信息是,环保治理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必须科学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环保为借口采取极端做法,不担当不作为,或者一刀切乱作为。环保一刀切并非强监管有作为的表现,相反,那正是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