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舒圣祥
舒圣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728
  • 关注人气:9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用钱买到的就不要瞎折腾

(2017-01-09 18:15:09)
标签:

杂谈

舒圣祥

 

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是,小小的圆珠笔头却需要进口。煽情的说法是: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很久以来一直压在中国制造业的心头上。好消息是,终于有中国企业耗时五年造出圆珠笔芯,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相比航天军工以及众多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圆珠笔笔芯其实算不得任何创新,无非是把别人早有的技术复制成功而已。这似乎是一个脸面问题,因为总理曾经点名提到过,那就必须解决,这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实并不因为意义重大或者产值巨大,而只是被当做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板。

 

业内人士早就公开说过,圆珠笔笔芯国内企业能做好,它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市场问题。什么意思?因为这个细分市场太小了,后发优势很可能没有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你的东西不一定有别人好,就算一样好,你的成本可能比别人高,结果很可能还是卖不出去。

 

以为中国企业终于造出笔芯,未来两年就能完全替代进口,是一个很无知的说法,除非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在市场上得靠竞争说话,其他人想要再造一个淘宝或者再造一个微信,在技术上或许没有一点问题,问题是,你如果以为造出来了就能取而代之,那才是痴人说梦。倘若进口很不划算,那意味着商机很大,肯定会有国内企业选择进入,之所以迟迟没有,技术问题之外,更说明直接购买解决方案,未尝不是更经济的行为。

 

在社会高度分工的时代,能用钱直接买到的,不一定非得自己折腾再去造,这是一个常识。如果涉及核心战略比如军工之类,那当然另说;但像圆珠笔笔芯这种东西,进口并不是中国制造的什么耻辱。相反,开放性的经济就应该是各自发挥各自的特长,这既有利于别人,更有利于自身。我们的强大,不是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再进口,而是我们拥有自己的强项,短板理论在此是不适用的,决定中国制造声誉的是那块长板。

 

如果我们能造出来圆珠笔笔芯就意味着强大,那么我们不妨换一支笔,貌似更低端的铅笔。它需要的只是一些木头、漆、印制的标签、石墨、一丁点金属,还有一块橡皮。但我敢保证,这里面同样少不了大量的进口。有一篇著名的经济学文章《铅笔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人“合作”生产铅笔的故事。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不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

 

一支圆珠笔代言不了中国制造的形象,任何过度的意义附加都是虚妄的自慰。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情感的归情感。应该相信企业的选择理性,很多看上去造不出来的东西,很可能仅仅是不愿意造。经济行为必须讲效益,如果自己造的成本高于直接购买,当然用不着自己再去花巨资研发;又或者,如果这个细分市场没有增量空间,后来者花巨资进入同样不划算。

 

政府介入有时候会扭曲生产,情感冲动有时候会影响判断,给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微观层面是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宏观层面则无需任何过度阐释。

 

文/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新浪微博:@舒圣祥Shu

优酷自频道:书生香评,欢迎免费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