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舒圣祥
舒圣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33
  • 关注人气:9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施房地产税和遗产税迫在眉睫?

(2016-12-19 18:26:57)

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1219,中国社科院2017年《经济蓝皮书》发布。蓝皮书认为,房地产行业的过度繁荣,不仅会大幅提高其他行业的生产成本,而且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从目前信贷结构来看,房地产行业导致“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经济现象开始逐渐显现。因此,实施房地产税和遗产税迫在眉睫。

 

刚刚看到“曹德旺跑了”的新闻,就看到社科院在呼吁“实施房地产税和遗产税迫在眉睫”,感觉像是吃了一只苍蝇。房地产业确实扮演着造富工厂角色,很多家庭因为房地产投资而获得财产性收入,特别是大城市拥有房产的家庭,家庭资产涨幅更多。但是,借此给房地产安一个“社会财富快速聚集到少数富人手中,使得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罪名,是非常荒诞的。

 

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增值,事实上具有相当的“普惠性”,拥有房产的家庭绝不是“少数富人”;虽然更多家庭都是自住,财富增值只是账面上的,但即便如此,那也是真实的财富增值。只要卖掉房子,财富就可以兑现。当然,不同城市房价涨幅不同,大城市和热点城市居民获益远超三四线城市,但这是投资眼光的问题和自由选择的差异,不是房地产的罪恶。

 

社科院之所以认为房地产税迫在眉睫,理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白了就是要限制房地产业。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实施房地产税就能限制房价吗?二是限制房价就能助益实体经济吗?关于前一个问题,显然是扯淡。

 

没有任何经验表明,对某样商品课以重税,就能起到降价的效果,相反,都是税负越高价格越高。房地产税也不会例外。房地产税不可能是遏制房价的灵丹妙药。那些卖不出去的地方依旧卖不出去,那些需要限购的地方也会依旧房价高企,无非是多给政府部门贡献一笔税收而已。

 

房价下降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观点,更是无稽之谈。要是这样的话,那些地价便宜无比的老少边穷地区,为什么没有出现企业扎堆的现象呢?房价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综合发展前景,发展实体经济哪是一个压低房价就能搞掂呢?恰恰相反,房价倘若真的大跌,实体经济首先就会受到波及。

 

遗产税也被说了很久,收税的理论合理性在于,不能让富家子弟不劳而获。但是,为子女积累财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劳而获,财富代际转移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人之常情。真正重要的是,现代社会不再是一个固化的社会,富豪榜上的很多富豪都是“创一代”,百年企业越来越少,新型企业越来越多,收取遗产税的必要性值得怀疑。

 

曹德旺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引起国内媒体广泛关注。曹德旺分析的结果是,虽然美国人力成本比我们高,但是税务成本比我们低,水电气等费用也更便宜,还没有过路过桥费,在美国能够多赚百分之十几。——社科院应该听听企业家的心声,如何真正地去减税降负,才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不是增税增负。

 

别管新增的税收叫什么名字,房地产税也好,遗产税也罢,总归都是税,是税就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企业身上。有些人很天真,以为富人的税,收的越重越好,只要不用自己割肉,就一百个赞成;但是别忘了,富人最不济只是财富数字少掉几个零,可是穷人呢?富人没那么多钱投资,穷人的饭碗就会直接受到影响;就算富人不减投资,原本用于交税的钱也可以用于消费,这同样会间接影响穷人饭碗。

 

更何况,房地产税与遗产税,影响的怎么可能只是富人?至少是整个的新兴中产阶层。别忘了,你如果在大城市有一套房子,就已经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富人了。

 

/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优酷自频道:书生香评,欢迎订阅。

欢迎观看和分享书生香评视频节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