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公司高管薪酬“无底线”?

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公司,首席执行官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惊人,折射出社会财富的严重失衡和极度的不公平。——人民日报今天的一则报道,是这样开篇的。
论据是:据统计,2015年,标普500指数成分股涵盖的公司中,首席执行官的薪酬中位数为1080万美元,富时100成分股公司首席执行官平均薪酬高达550万英镑。在经济普遍不景气、普通工薪阶层收入停滞的情形下,大公司高管的薪酬引发更多民众不满,拷问着业界良心和道德底线。
如果要在一个大国里,挑一个收入最高的人和一个收入最低的人,收入差距一定是惊人的。同样,拿首席执行官的工资和普通员工的工资作比较,然后得出一个“社会财富严重失衡和极度不公平”的结论,未免有点耸人听闻。
事实上,除了北欧等少数非常追求平等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崇尚竞争的大多数国家里,依据此法来论断贫富差距,数字都会很惊人。
自由和平等都是好词,问题是,这两个好词其实互相矛盾。真正追求自由,就不可能完全平等,少数人在竞争中就会比别人强;相反,要真正追求平等,那就必须牺牲一些人的自由。
具体到收入分配,收入较高者当然会觉得要求平等不公平,收入较低者却很容易打出平等的旗帜,人民日报这篇报道指责西方大公司高管薪酬“无底线”,显然就是基于这样的视角。
说实话,这样的指责,与我们当下发展经济特别是搞“双创”的语境,是极不协调的。如果要单纯追求工资上的平等,那就还是回到大锅饭时代最好,鼓励竞争鼓励创业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拉大是良性的,它在给企业高管带来高收入的同时,也在给社会创造财富,他的员工更是会从中直接受益。盖茨当然比我们富,但假如不让他富,我们每个人都会更穷。
指责高管薪酬“无底线”,容易打击进步的社会力量,削弱社会的创富激情,这是一点。其次,西方大公司高管的薪酬,真的可以做到“无底线”吗?这显然是个伪问题。
垄断国企高管的高收入之所以屡受指责,一个关键原因是“自定薪酬”,收入与贡献不一定成正比;但是,西方的大公司基本都是私营企业,它是有董事会的是有股东的,如果高管的薪酬高到“无底线”,与其实际贡献完全不匹配,他们是不会批准的。
西方大公司高管拿高薪,依据的是相关薪酬合同,而这个合同是得到董事会和股东批准的。如果真的太高,那个高管根本不值那个钱,人才竞争机制自然会调节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大公司会选择其他又便宜又能干的高管。
事实上,西方大公司高管的薪酬虽然的确很高,但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这样。更多人只要足够努力足够有本事,加上足够好的教育和足够好的运气,一样有机会做到。这是最关键的,靠的不是关系是本事,你拿不到那个钱,因此不能怪别人。
还有一点需要明白,压低高管的薪酬,绝不等于可以拿这笔钱来提高普通员工的工资。要知道,普通员工竞争的对手不是自己公司的高管,而是其他的普通员工。如果门外就有更多拿更便宜的工资也愿意干的普通员工,就算高管的薪酬被压低,也不会无缘无语转移到普通员工身上。
同理,高管竞争的对手是其他的高管,一家公司压低高管的工资,那么该高管最理性的选择,就是换一家工资更高的。
所以,简单以高管薪酬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来论断“公平”,是很肤浅的。不要让中学教材中的“剥削”概念,限制了我们的思维。相比强制要求减少工资差距,解决政府行业垄断、不当干预或者官商勾结等,才是真正重要的。
文/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优酷自频道:书生香评,欢迎访问,欢迎订阅。
201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