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但愿偷鸡腿不会成为求关注的新范例

(2016-06-02 20:08:36)
标签:

偷鸡腿

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

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一点杂粮、一个鸡腿还有两本儿童读物,这是531日一起超市盗窃案的所有被盗物品。嫌疑人是一位80后妈妈,她告诉民警,自己做这一切是为了生病的孩子。

 

她有两个孩子,但都患有肾脏疾病。这段时间,她带病重的大女儿在南京的医院看病,因为六一儿童节到了,一时糊涂做出傻事。由于涉案金额小,警方只进行了批评教育。而“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感动了所有人,短短两个多小时,捐款额就超过了30万元。

 

在六一儿童节,读到“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偷来的一个鸡腿”,真的很让人感动。谢谢那位好心的民警,用他的热心换来了全社会的关注。还有积极报道此事的媒体,以及爱心捐赠的民众,让这个可怜的家庭,从“最心酸的儿童节”变成了“最惊喜的儿童节”。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这无疑是一次十分成功的传播,让一个传统意义的偷盗新闻,旋转一百八十度,演变成了绝对的正能量。

 

评点这样的新闻有很多的角度,比如母爱的伟大,比如贫穷的罪恶,比如政府部门的责任兜底,比如体制内的好警察。有网友说“去超市偷鸡腿,这个女人有罪;让一个母亲去超市为女儿偷鸡腿过六一,这个社会有罪。”

 

在此,我不想更多渲染类似的煽情,偷盗是违法的,母爱是伟大的,贫穷是罪恶的,这些原本都该一码归一码。真正的问题是,这样贫困的家庭实在太多了,只是并非每个贫穷的母亲,都能这样幸运地受到关注。

 

试想一下,假若这位母亲没有去超市偷鸡腿,假若超市老板没有选择报警,假若她没有遇上这么有爱心的警察,假若记者没看见警察发的朋友圈,假若不是正好碰上六一节……只要一个巧合不满足,后来的一切也许都不会发生,这对母女依旧是贫穷的陌生人,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默默继续着她们的生活。

 

所以,偷鸡腿偷出全国关注来,只是纯粹的偶然,很难被复制。但是,对很多可怜人来说,他们也许会从中受到启发,甚至看到希望。

 

过去很热的讨薪话题,先是跳楼秀,后来是讨薪新闻发布会,接着还有拜河神讨薪,外界的“审怪疲劳”逼迫着他们不断“创新”;后来还有“开胸验肺”,甚至是“烙铁烫癌”,各种各样求关注的法子层出不穷,那么,偷鸡腿呢?

 

既然明明是违法的偷鸡腿,却能换来这么多的关注和爱心,难道不会有人想要模仿?偷鸡腿会不会成为求关注的新范例?如果偷鸡腿已经不能吸引眼球,那么,做一点更出格的违法行为呢?

 

想到这一层,不觉有点悲伤。仿佛这是一个穷人求关注的比赛,谁能胜出纯粹基于偶然,以及谁更善于在“比惨”方式上“创新”。然而这就是现实,基于媒体传播的事件性慈善行为,从来不代表本质意义上的效率与公平,唯有幸运的偶然与不幸的必然。

 

但愿偷鸡腿不会成为求关注的新范例,因为它的传播观感,终将从“感动”变味为“反感”。所以,但愿。

 

/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2016.6.2

《书生香评》视频版在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视频等上线,欢迎观看,欢迎分享。

NO.12高考招生怎样“计划”才公平? 

NO.13假如给你一千亿,你会怎么花?——悬崖村与扶贫的悖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