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价鱼”事件关键点真的不在“天价”

(2016-04-21 21:59:52)
标签:

天价鱼

5000元天价鱼

桂林

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广西桂林一家餐馆5000元一条的“天价鱼”事件,正在发酵。消费者自称,在不知悉价格的情况下点了一份“啤酒娃娃鱼”,店员把鱼摔死后才告知消费者,单价1500/斤,总价5000元。后经警方调解,消费者结账1500元后离店。桂林市委宣传部21日凌晨通报,当地相关部门已对涉事餐馆进行查封,正在进一步调查。

 

经历过“青岛大虾”、“哈尔滨天价鱼”等热点事件之后,“凌晨通报”凸显出当地对“天价鱼”事件的重视。让一个旅游城市因为一条鱼而毁掉名誉,这显然是桂林不能承受之重。可惜,当地物价局“怎么定价格是餐馆的事”的回应,已经被断章取义地过度解读;处于被动地位之后,当地将会如何既公平又有力地应对此次事件,是对其善治能力的考验。

 

虽然“天价鱼”事件总是以“天价”吸引眼球,但在经济学意义上,“怎么定价格是餐馆的事”的说法,其实并没有错。餐馆是充分竞争的行业,价格当然是由竞争者自由决定,而无需搞什么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天价鱼”事件的关键点,不在于成本价两三百一斤的鱼卖到1500元,是不是“太黑心”;而是在于,商家有没有明码标价,消费者有没有知情权利,是否存在价格欺诈,又是否存在强买强卖。

 

有的评论者认为,物价部门承担的是市场有形之手的角色,价格问题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却也不能背离市场价值太远。当“天价鱼”等现象直接挑战市场常识时,市场监管部门该出手时就当出手。——这种说法很容易讨公众的欢心,本质却是在呼吁物价部门实施普遍的价格管制,是在给物价部门“扩权”,央求其管天管地管大气。稍有经济学常识,就能知道这种言论不仅很扯淡而且很危险,对公共利益有百害而无一益。

 

“天价”事件的一再出现,以及舆论对于政府部门管制价格的错误吁求,很容易让市场经济往计划经济的方向倒退,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所以,遇到这样的事件,我们必须将“天价”与宰客区分开来:虽然宰客行为最终往往是以“天价”实现,但是定性宰客行为的绝对不是“天价”,而是价格欺诈或者强买强卖。“天价”事件出现后,地方的运动性执法,如果是开展价格检查和价格整治,那显然是跑偏了。

 

具体到这起“天价鱼”事件,消费者与店主就店家是否明码标价、消费者是否在点菜前已知悉价格存在争议。这是定性事件最需要弄清楚的,同时也是最难弄清楚的。相关部门今后可以做出规范,要求单价或者总价超过多少的鲜活菜品,在宰杀前必须经过消费者的签字确认,否则视同强买强卖,消费者可以不认账。属于价格竞争的交给市场,属于价格欺诈与强买强卖的交给监管,该自由的自由,该规范的规范,这才是关注“天价鱼”事件的合理方式。

 

2016.4.21

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书生香评》视频版在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视频等上线,欢迎订阅。

NO.7:电动车与城市,快递业与城市,友谊的小船不能说翻就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