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保薅羊毛务必考虑羊的感受

(2016-01-12 07:12:06)
标签:

居民医保提高个人缴费

时评

退休后继续缴医保的话题还在舆论的大锅里热炒,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或将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又给医保话题新添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经济参考报》的报道说,随着医疗费用的上涨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医保基金中长期支出压力加大,居民医疗保险的巨额财政补贴风险正逐步显现。因此,2016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个人缴费比例或将上升。

 

专家认为,从筹资机制来看,财政补助已经占到筹资总额的四分之三左右,居民医保存在“泛福利化”倾向,未来应逐步改变目前个人与财政筹资责任失衡的局面,建立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合理分担机制。

 

闻听专家此言,网上涌现一片呕吐之声。有人说,医保大概是真没钱了,想着法儿向参保人要钱。还有人说,这有点像是商家搞促销,先搞个优惠让大家都进来,人聚拢了钱到手了就开始坐地涨价。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提高个人缴费比例的消息,虽然尚未得到权威部门回应,但是很多地方确实已经提高了缴费的额度。

 

居民医保存在“泛福利化”倾向的说法,让很多人不高兴:人家公费医疗全包全揽都不是“泛福利化”,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国家财政投点钱咋就是“泛福利化”了?财政税收不是本来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

 

更扯淡的是,有专家说,新农合、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三种保险之间,长期存在“福利竞赛”的竞争关系——好像医保都抢着给民众发钱似的,好像三种保险根本不是一个姓似的。不对啊,提高报销比例不是传说中的“让民众分享发展成果”吗?怎么就戴上了“福利竞赛”的高帽子?

 

好吧,暂且不去讨论公共责任与公共福利的话题;也许应该现实一点,医保基金本质上确实只是保险而非福利。那就只说保险的事儿。

 

保险可以分成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把现有三种医保往里套,职工医保更近似于后者——参保者有一个看得见回头钱的个人账户,可以拿出来消费甚至直接取出;相比之下,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就是典型的消费型保险,你今年缴了今年碰上住院算你“赚”了,否则就事实上相当于“白缴”了,既没有个人账户的回头钱,门诊也不可以报销。

 

明乎此,再来看有的专家拿职工医保的缴费和居民医保、新农合比较,就会发现毫无道理。表面看,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与职工医保只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缴费金额却相差几倍,貌似筹资机制与医保待遇出现了扭曲。但是,即便不说个人账户与门诊报销的差异,这两者本质上也不是一种性质的保险啊。你看看那些市场上的商业保险,同样最高赔付100万,消费型保险缴多少钱,返还型保险又要缴多少钱?

 

本质上,医保是一种互助共济的制度安排,背后的合理性在于:人总会生病,而又不会同时生病。相比职工医保的企业缴纳部分,像是不要白不要的企业福利;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则让参保者有更强的“白缴”感——虽然政府投入的比例确乎很高,但公众对医疗福利的实际感受并不好。很多参保者感觉自己“白缴”了这么多年的医保,他们是贡献者而不是受益者,更谈不上“泛福利化”。

 

你当然尽可以指责这种屁民想法短视而荒谬,但盲目提高缴费比例,势必会倒逼那些感觉“暂时用不着医保”的人退出共济——你涨吧,俺不玩了。到时候,缺钱的医保基金可就更麻烦了。所以,薅羊毛务必考虑羊的感受。

 

舒圣祥

2016.1.11

首发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欢迎搜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