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遭围殴案:左边学校右边监狱

(2014-05-27 13:23:01)
标签:

杂谈

少年遭围殴案:左边学校右边监狱

 

舒圣祥

 

经北京警方连夜工作,网传视频“3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的3名嫌疑人已经全部落网。事发地为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奶西村。被打者小高称,因自己曾目击对方殴打别人,被怀疑告密,才遭此“毒手”。据小高说,参与打人者中,他可以叫出其中两人的名字。年龄都在十五六岁左右,并已不再念书。(5月26日《法制晚报》)

 

看完少年遭围殴的视频,所有人都会喊出“严惩”二字,至今,这依然是网络舆情的主要关注点;然而,当我们开始知道打人事件更多的背景,仅仅再说“严惩”,其实已经太“肤浅”了——这不是个案,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打人事件中涉及的几人,从打人者、被打者到拍摄者,都是标准的外来民工二代,最大的也不过17岁,大多却已早早辍学,和辛苦打工的父母一起,“混”在北京。

 

被打的小高还在读小学六年级,他事后并未将被打情况告诉家人,更未报警。这一方面说明在京打工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实在太少,虽然是把孩子接到身边了,可民工二代的孩子们,实际得到的关爱,并不比在农村留守的孩子们多多少;另一方面更说明,在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们中间流行的,是一种典型的拳头与暴力的丛林法则,被打者之所以选择屈服,是因为已经习惯——那就是他们的小社会。

 

想想看,一群缺少关爱的孩子,既没有得到很多的家庭温暖,也没有受到很好的学校教育,于是开始在社会上“混”,成群结伙出没于网吧,与正常社会严重脱节,习惯于用暴力解决问题,完全没有法律意识,没有基本是非观念,甚至没有道德底线——这固然会让他们表现得很冷血很暴戾,但与此同时,这也让他们事实上很悲剧很可怜。这一切究竟是如何造成的?相比农村留守儿童,这些混在城市的民工二代,得到的关注和帮助是不是还要更少?

 

城里的打工子弟学校很多都被拆了,侥幸留下来的,教育质量也可以想象,从小没能得到良好教育、没能受到平等关爱的孩子,长大了怎么能不出问题?少年遭围殴事件背后,难道不就是城乡二元隔阂背景下,巨大贫富差距与严重政策不公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吗?公共基础教育应该是平等给予每个孩子的,可是外来民工们的孩子,根本在城市里找不到一张平等的课桌;虽然都在北京,他们的世界却与城里孩子的世界,几乎完全不在一个时代。

 

200多年前,雨果就告诉我们:“多一所学校,就少一所监狱。”某种意义上,教育的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如果教育的公平不能保证,那么少了学校必然就得多建监狱。少年被群殴事件中的孩子们,看似“学坏了”,实则都是教育不公平的受害者。他们为什么早早辍学?他们的童年有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这真的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而不只是“严惩”这几个打人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