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喜剧片创作的心得体会

(2017-07-18 19:54:39)
标签:

转载

诚品喜剧人访谈活动《大家开讲》第三期


本期主题:《喜剧片创作的心得体会》

特邀嘉宾:苏健

  人 :鹰鹰

参与讨论:全体诚品喜剧人

       间:20169111500

 

鹰鹰:911喜剧风暴来袭,欢迎本期嘉宾苏健老师!本次活动将采取大家群访形式,欢迎积极参与提问与探讨。

苏健:各位老师,大家好,感谢鹰鹰忽悠,恬不知耻地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喜剧创作经验,因为没有做任何准备,大家随时插话,一任话题随处流淌,漂到哪里是哪里。

鹰鹰:首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何时开始喜剧创作的吧?从哪一部电影或剧开始?

苏健:惭愧地说,我没有刻意研究过喜剧创作,但是我从创作之初,就追求好玩好看的效果,所以轻喜剧元素在我的任何作品中都很倚重,刻意的喜剧也写过,往往效果不佳,或过于刻意,我还是习惯于从情感的角度构建故事,然后在修改时逐步提高喜剧浓度,这样出来的作品,往往让自己比较满意。

      11年前创作了一部青春剧,来北京卖剧本,剧本一时没卖掉,就到一家知名的情景喜剧公司创作过喜剧类剧本,当年又与某影视公司签了一部长篇剧,其实就是喜剧,但那时并不追求喜剧的浓度,也没有刻意而为的喜剧招数,全凭感觉写。我近来也在写一个情景喜剧大纲,但为了聊天方便,今天我们的聊天只限定在电影喜剧片中。

      在我看来,国内喜剧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动作喜剧,语言喜剧,黑色幽默。动作喜剧票房潜力大,但动作性并不好设计,稍不留神就成了耍宝,很难做出品格,剧本貌似好写,但是写出来很难在文本上体现出高水平,因此,被市场认可的机率较低;语言喜剧,难写,但是文本上能体现出来,如果写得好的话,反倒容易卖;黑色幽默,是绝望中的自嘲,因为审查的原因,在中国做好的难度较大,但如果能做好,应该是最具品格的喜剧样式。不过,黑色幽默不可能是合家欢电影,不具备最高票房可能性。

鹰鹰:你写的第一个喜剧电影剧本,是哪种类型的?

苏健:我正式写的第一个喜剧剧本,是一个都市青春偶像剧,但也在追求喜剧效果,应该算是第一部正式的喜剧剧本,但后来由于一些原因,剧本没写完,到现在还砸在制片人手里没有拍出来,惨痛回忆啊。

      (现场马上有人表达了同感)

鹰鹰:马上有人回应了。好多人有惨痛回忆,2333……。

苏健:后来在市场上写各种剧本,也有写过情景喜剧,但是当时写情景剧貌似并不体面,我主要精力还是在连续剧的写作上,直到后来开始写电影剧本。我的第二个电影剧本《我是农民》,有比较明确的喜剧追求。

鹰鹰:我想你的喜剧创作应该分几个阶段吧。就是你感觉自己创作上了台阶的几个节点?

苏健:就是从不自觉的喜剧创作,到自觉的喜剧创作,两个阶段。因为天性喜欢哗众取宠,所以我对喜剧的创作是不自觉的,从没有看过喜剧类教材,凭的就是感性,当然,网上各种段子的滋养潜移默化,以致于我现在对清纯的段子已经无感,越黄越地道的感觉,有点走火入魔了。

      (陆续有诚品喜剧人开始提问。)

魏兵:苏老师,有人提出按时间设定笑点,几十秒一个,您怎么看?

苏健:我觉得这种几十秒一笑点,是庸人才干的事。喜剧首先是讲故事,其次才是喜剧性的追求,如果让观众走了心,整个第三幕都是哭的,放弃喜感也无所谓啊。我觉得剧本前半段写出喜感很重要,否则观影效果差。进一步讲,如果喜剧的最后没有让观众哭出来,这还是优秀喜剧吗?这是段子集锦啊。周星驰的电影,泪点多得很,所以老百姓才喜欢看。我们现在的喜剧创作,往往只是段子集锦,每个段子水平都不低,但集合到一起,就只是集锦,而不是电影

魏兵:感觉《心花路放》在这方面就有点发力过猛了。

苏健:单看《前任攻略》,所有段子都优秀,也够黄够暴力,但看过也就看过了,不会带给你艺术享受,它的票房是有限的。

魏兵:苏健,认同!

苏健:而《夏洛特麻烦》,则不止于段子优秀,它首先讲了一个爱情故事,有情感力量,把观众裹挟进去,再用一流的喜感,让观众时笑时哭,情感上获得极大满足,票房就可以高达十几亿。

马跃:麻花的表演也不错。

魏兵:《夏洛特烦恼》剧本真的很棒!

马跃:苏健的《我是农民》,原创剧本,非常棒。

苏健:《我是农民》因为获过奖,被一些朋友要去看了,是我的剧本里市场流传率最高的一部,好多朋友看过这剧本后再写剧本,就能获奖。哈哈,我吹牛了。

鹰鹰:你得借我看一下。争取获个奖。

苏健:哈哈,那剧本可以给朋友看。

      (不少人表示要看,看来都有想获个奖的需求,2333……。)

苏健:喜剧,有拿人开涮与拿自己开涮,前者尖刻而不体面,后者则是高尚而令人感动的,所以,拿自己开涮应该是我们的第一选择,而黑色幽默,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拿自己开涮。

魏兵:黑色幽默拍好了真的逼格很高。

苏健:我今年写了个拿人开涮的剧本,一直没找到感觉,因为我无法做到拿人开涮时保持自己的体面与良好修养,如果观者感受到编剧是一王八蛋,他们还会喜欢你的创作吗?所以初稿完成后,一直在那儿扔着,还得大改,这是我一次失败的创作经历。

马跃:自嘲式的喜剧。

鹰鹰:嗯。难得的分享,失败的经验告诉大家,大家听了可以少走弯路。

魏兵:苏健,没事还是糟蹋自己心安理得。

马跃:喜剧市场依然看好啊,苏君加油。

鹰鹰:拿人开涮和拿自己开涮,能否各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苏健:再说个失败案例,我之前还写过一个喜剧片,自评为《手机》前传,写严守一是怎么成为严守一的,写一个木讷不会说话的人,开窍后,成为一个口吐莲花、八面玲珑的人,但是我一直没有真正地把男一号和自己的生命经验打通,一直是在写一个他者的故事,也就是说,一直在拿人开涮,涮到最后,自己都恶心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写喜剧时,一定要有明确意识,你到底是拿自己开涮,还是拿别人开涮?是前者,就成功了一半,是后者,就要注意了,不是不行,而是如何写好。《不见不散》是拿自己开涮,成了;《大腕》想讽刺别人,也还不错,但是缺少观众的移情,观众只是观众,只是在看热闹。

马跃:这个讲得到位,“移情”很重要。喜剧的主角,大部分是小人物自己开涮。

鹰鹰:我觉得苏健讲的是一个:代入感。不知准确与否?

苏健:对,代入感,我觉得这词比移情好,更直白易晓。

鹰鹰:就是从不自觉的喜剧创作,到自觉的喜剧创作,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出现在什么时间段,我挺关注的。这其实是艺术生命中重要的一个跨越

苏健:鹰鹰,其实我的个体阶段并不重要,如果说第二阶段的话,也就是我个人阶段性的创作高度,应该是爱情喜剧《失恋20年》,那也是首先奔着爱情片去写,因为写得精彩,就被认为是喜剧片了,后来的修改中,也一直在添加喜剧桥段,这个片子是走心的,喜感与人物息息相关,这种感觉比较棒。

      《失恋20年》剧本也流出过,结果就被《陆垚知马俐》剽去了我的两个人物以及故事,但是他们用了其他细节替换掉了我的细节,好多看过我剧本的朋友都打电话提醒我,但我自忖打官司比较难赢,但我也在咨询律师,不想宽恕剽窃者。

马跃:《失恋33天》不错。《失恋20年》这个片名会不会讨好呢。

苏健:叫这片名就是合适,也能体现出精准类型,跟《失恋33天》相似也是没办法。余淳还拍过一部电视剧叫《初恋20年》呢,时间都一样。

魏兵:苏健,我去,他们也太不要脸了

鹰鹰:原创是非常难的创造性的工作。支持原创,反对抄袭!

苏健:我其实想说的是现在的喜剧创作套路,就是几个人凑一块侃剧本,编各种桥段,刻意地做喜剧,我觉得这种戏一般都很难成功。你看好莱坞的喜剧片,其实喜剧浓度并不高,更多的还是要照顾到人物、故事、情感等因素,而我们国家是小品的国度,大家更在意零碎的喜感和抖机灵,而缺少100分钟大喜剧的概念和结构能力。

魏兵:是这样的,很多公司更喜欢段子式的喜剧剧本。

鹰鹰:现在不少公司是这样在做。

苏健:这里又要说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喜剧情境,我们写纯正喜剧时,一定要构建出喜剧情境,喜剧情境一旦建立,戏就自然流淌,建不起来,就只能硬着头皮编段子往里塞了。

鹰鹰:这个我特别认同。

魏兵:赞成。

苏健:喜剧情境也有问题,基于喜剧情境的喜剧,往往会显得刻意而为,不浑然天成,缺少感人的力量,因此,我们作为编剧,就要回到创作初心,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对社会人生的看法见解,都注入进来,让情感元素和喜剧情境有机结合,才会出来比较优秀的喜剧,比如《夏洛特烦恼》,比如《人生摇控器》。

鹰鹰: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比利怀尔德的《公寓春光》。平实的对白,不刻意哗众取宠的语言,但放在特别的喜剧情境下,就让人爆笑,非常高明。

苏健:喜剧只是戏剧的子类型,而戏剧首先要有冲突,其次要塑造人物,这也是对喜剧的要求,在喜剧片中构建出强力的戏剧冲突,观众就感觉非常嗨了。

魏兵:目前很多编剧为了制造冲突,全是强设置,强情节,弄得失去了真实感,我觉得这方面应该和韩国人学习一下,如何心平气和地讲一个故事。

苏健:强情节而失去真实感,则说明了戏剧冲突构建得并不好。

再说一个问题,类型。喜剧是商业类型,但是纯正的喜剧片也少,更多的是复合类型片,喜剧似乎天生最适配的是爱情,爱情喜剧也是我们对抗好莱坞的不二法宝,因为只有爱情喜剧是有本土性的,是外来的和尚不那么好念经的。其他像动作喜剧,可以全球通吃,成龙可以通吃全球,全球也可以通吃中国,是要面临全球竞争的。而爱情喜剧,则只需要打败蹩脚的国内同行,因此大有可为,极易获得成功。

鹰鹰:可以分享一些你自己觉得是成功的喜剧作品吗,成功在哪里?

苏健:前几天刚刚重看了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这片子,又好又不好,好在写出了一对男女的贫贱爱情,令观众喜极落泪,不好的地方是剧本还是太糙了,尤其是最后的高潮戏,让周星驰去配合警察破案,完全与前面的剧情脱节了,虽然高潮顶了上去,但却不是情节主干上的高潮戏,而是枝杈上的高潮戏,可以看出编剧的黔驴技穷。

鹰鹰:嗯。是。你分析的这一点很到位。

魏兵:苏健,不如王晶写的《九品芝麻官》好。

鹰鹰:《疯狂的石头》那种黑色幽默电影,还有可能走强吗?诚品喜剧人中有几位都长于写黑色幽默。

苏健:《疯狂的石头》千古不败,前提有二,一,我们还能写出这么棒的剧本,二,审查能顺利通过。写得好就是《疯狂的石头》,写得不好就是“疯狂的其他”。《疯狂的石头》审查一定能通过,因为它并不够黑色,人物只在困境中,而不是绝境中,更不是生死绝境中。真正的黑色幽默应该是纯黑的,而不是灰,或赭。

鹰鹰:“疯狂”系列后面几部票房不佳。

魏兵:《疯狂的石头》也得益于他的叙事结构和剪辑技法。

鹰鹰: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导演,也难成为千古不败的《疯狂的石头》。

苏健:这戏还是缺少情感力量,是视听语言和剧作技巧层面的炫技成功,因此票房潜力跟《夏洛》不能比。但它有无人可及的江湖地位,它是引领风气之先的作品,小成本喜剧获得票房成功的开山之作。《心花路放》似乎想走心,却缺少感染力,水平也不够高,能卖十亿我很意外。反倒是《无人区》,是真正的黑色幽默,或者说是黑色电影,因为它够黑,幽不幽默在这里反倒不重要了。可见,又黑又幽,也挺难。

魏兵:《无人区》被禁四年,就是因为太黑了。

鹰鹰:谈谈你的《失恋20年》,你是如何构思的?

苏健:《失恋20年》是灵感偶来,饭后想到一个小段子,本来想在手机上写出来发成微博,一写,发现起过140字了,再写,发现三五百字也打不住,只好挪到电脑上写,用了两个小时,写成了2800字的小小说,没想过写成电影剧本,做成长微博贴到网上,结果被电影圈的人不断转发,甚至有人要求购买改编权,受了鼓励,就把它写成了剧本。

鹰鹰:顺势而成的一个东西。谈一下人物设计和故事设计吧。

苏健:还是先有人物吧,故事往往好编。人物是社会人生全部经验后的产物,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这一个”,才能区别于其他人。《陆垚知马俐》最狠的就是抄走了我的两个人物形象,这是我的独创,自认为是在中国电影长廊里光彩熠熠的两个人物,研发这两个人物调动了我的全部生活积累与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所以才值得被剽。说真的,我挺服剽我的家伙,有不错的鉴赏力,也是知音了。

鹰鹰:有原型么?

苏健:没有原型,但我原来的制片人一直坚信我写的就是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也挺得意的,我的人物身上是有隐喻和象征的,不是浅薄的人物本身。写剧本,首先要写出让任何人都看得懂、有兴趣看的情感故事;再往上,要有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再往上,则是哲学层面的意蕴了。三层审美。

鹰鹰:手头正好有一本书。

苏健:这图配得好。

鹰鹰:图文并茂。

苏健:再说故事。故事其实就是人物设置的产物,你把几个不同性格的人物放一块,就会生发出不同故事,你随着故事流淌漫延就好,刻意追求情节番数,则是工厂化生产了,不是不好,但是不高级。人物立得住,他做什么你都会关注;人物立不住,他经历再复杂也与你无关。

鹰鹰:人物即故事。

魏兵:是的。

苏健:喜剧片的故事,就是喜剧情境,就是人物设置导致的喜剧情境。

鹰鹰:我喜欢这个定义。有创意。能否分享几个你设计得特别好的喜剧情境吧。学习一下。

苏健:抱歉,不能分享,商业机密,说说别人的可以。《不见不散》,俩人一见面就各自倒霉,这喜剧情境太刻意,不够极致。

魏兵:强设置硬凑的感觉。

苏健:《夏洛特烦恼》,衰男回到青春时代,借以逃避残酷现实,并通过信息不对称而成为大腕,功成名就,女神入怀,一场专供男人的意淫盛宴。

鹰鹰:你对《夏洛特烦恼》的喜剧情境的设计评多少分?

苏健:可以给85分,喜感营造上不够极致,但它毕竟是一部意淫戏,能够产生极强的代入感,这是要加分的。

鹰鹰:大家是否看过《命中注定》?女一算命,自己一定会嫁姓名为**的一个男人。我觉得有点牵强。

苏健:对,鹰鹰,《命中注定》就是学院派感觉,绝对不接地气,为了做戏而做戏,情境设定上牵强而无趣。

鹰鹰:所以票房也出了问题。即使有大牌演员在里面。

苏健:喜剧情境也是双刃剑,只懂营造喜剧情境,如王宝社的那些喜剧,格调并不高。简言之,功夫在诗外,喜剧片同样需要复合型人才,喜剧技巧到最后,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负累,这也是为什么专业院校的学生往往写不过野路子,后者更大胆,无所不用其极,天马行空,想象力卓著。最优秀的作品是灵感的产物,而不是单凭经验和技巧而成。

马跃:想法越多,束缚越大。

鹰鹰:我倒觉得是想象力少,给自己的束缚大。

苏健:《疯狂的石头》其实没有明确的喜剧情境,但它用其他手段,合力完成喜感

鹰鹰:“其他手段”指什么?

苏健:超棒的视听语言,多线叙事,新奇的倒闪,最主要的是,几个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接地气啊。

鹰鹰:嗯。黄渤就是那部戏一炮而红的。另外几个演员也是。

鹰鹰:《前任攻略》的喜剧情境设定呢,你如何评价?

苏健:这片放大了前任们对爱情的阻力,这个是一般观众所不认同的,是为了建构喜剧情境而硬设,不够自然从容。

鹰鹰:同感。语言又用了大量的段子,更显得生硬。

苏健:说到底,喜剧就是哭。周星驰懂这个,冯小刚不懂,他只能凭着语言的拐杖混世界。周星驰是严肃地讲故事,笑果只是副产品,冯小刚则是自扮小丑逗你笑,为了笑而笑,谄媚。这是二人的不同。

鹰鹰:喜剧是智者才能做的。看透世界的一切,然后笑着来自黑。

马跃:周星驰是高人。悲喜交加,喜极而泣。

鹰鹰:最后两个问题——你想对11年前的自己说点什么?对未来的自己说点什么?

苏健:对11年前的自己说,你应该积极勤奋些;对未来的自己说,等我。

      理想从没有降格以求,我对自己还算满意。这一刻,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鹰鹰:谢谢苏老师的精彩分享!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