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年的体育委员长大了

(2010-07-11 12:48:41)
标签:

千里烟

郑攀

古典式摔跤

运动员

体育

分类: 生活
在我的记忆中,学生郑攀一直是一个腼腆的小男孩,当时,在我们八班,他当体育委员,我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郑攀带领我们班的篮球队,一次次获得冠军。
作为班主任,当然是班里篮球队的领队了。我不懂篮球,可是,还要指挥一支球队,并且,还要拿冠军,这真的不容易。记得作为领队和业余教练的我,有这样一句名言:不犯规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
我的学生一听我这样说,就不怕犯规了,在场上猛抢猛拼,人家看着就害怕。哈哈,只好看着我们进球咯。
记得当时我们在打一场比赛的时候,遇到一个很强大的对手,长得高大威猛。我们班里,只有一个学生黄松和他长得差不多高,可对篮球和我一样,一窍不通。我大胆地启用黄松上场,来对付对手。比赛前,我如此对黄松交代:在场上,他到哪里你就在哪里,不让他碰到球,拖死他。黄松是个很可爱的学生,我的话在他心目中是圣旨,他说:放心吧,老师。
比赛开始了,那个高大威猛的球员果然被黄松惹得不厌其烦,黄松一直张开双臂拦着他。最后,场上不见了那个球员的踪影。我猜可能被换下场了吧。我放下心来。等我去小卖店喝汽水吹电扇放松一番回到篮球场边,发现我的队员少了一人,怎么回事?再一看,黄松不见了,他竟然坐在对面,和那个高大威猛的学生坐在一起呢。我忙叫他过来,问他怎么下场了。他说:老师,您不是要我跟着他吗?
晕倒。
再看看郑攀,还在以一当十地在场上猛拼呢。当年的体育委员,羞涩的小男孩,他现在可出息了。已经是国家队古典式摔跤运动员。
这是一则关于他的新闻:
                天道酬勤郑攀古典摔跤登顶湖北军团赢全运会首金(2009年10月18日14:28  武汉晚报

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经历开幕式的“流金岁月”后,21岁的蔡甸小伙郑攀昨日在66公斤级古典式摔跤比赛中爆发,连闯五关,为湖北军团赢得本届全运会的首枚金牌。

这个项目中,郑攀的对手名气都不小,既有男子摔跤首个世界冠军李岩岩,也有亚洲名将乔华猛,以及预赛冠军闫鹏飞。而郑攀则是2007年第六届城运会的冠军。

不过,对手的名气并不影响郑攀昨日的发挥,在轻松战胜一位资格赛选手后,他连克闫鹏飞、何磊。半决赛对阵此前从未取胜的李岩岩,郑攀超水平发挥,改写了这一不胜纪录。

启蒙教练、蔡甸区业余体校校长蔡子利说:“郑攀今天打疯了,状态太好了。”教练田勇也得意地与郑攀谈起在比赛中,一个出奇不意的战术。

果不其然,下午的决赛面对乔华猛,第一节比赛中,郑攀抓住主动进攻的机会,一个漂亮的抱摔,赢得2分。第二节,郑攀的防守同样出色,没有给对手以机会,依靠规则再得一分,从而以3:0赢得冠军。

获胜后的郑攀挥舞双拳,看台上的湖北啦啦队击掌相庆。

“很高兴,这是我的第一个全国冠军。”获胜后的郑攀丝毫没有察觉鼻梁在比赛中被对手抓破后,正在慢慢渗血。“我认为自己今天夺冠最大的武器就是信念。”

1998年起,开始练习摔跤的郑攀就有着坚定的信念。蔡子利回忆到,2002年崭露头角的郑攀遭遇到挫折,未能进入省队,回到蔡甸的他说了两句话——我不会放弃摔跤,我要参加奥运会。

此后,郑攀练得更加刻苦,无论是在武汉队、武汉体院队乃至国家队,他的训练精神都让人钦佩。田勇说:“郑攀夺冠后,不少外省教练以及摔跤界的裁判都走过来和我握手庆祝,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天道酬勤。”

夺得城运会冠军后,未能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的郑攀开始全力备战本届全运会,田勇说:“这一年来,他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训练上,哪怕是从国家队回武汉训练时,都没有回家看一看。”

对此,郑攀表示,不是不想回家,是怕回家就分心,当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训练、训练、再训练,为的就是全运会上能有回报。

虽然错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但是蔡子利认为,以郑攀目前的年龄和身体素质,是有希望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而且这次在全运会上的夺冠,会令他更有信心。

参加奥运会是郑攀从开始接受摔跤训练就为自己定下的终极目标。11岁那年,郑攀被教练选中,但当时他足足有50公斤重,比一般队员胖很多。为了把身上的赘肉减下去,郑攀认为没有别的途径,惟有苦练。“别人练一个小时,我就练一个小时20分钟,别人一周练五天,我就练七天,再加上教练的科学安排,很快就瘦下来了。”

田勇表示,现在郑攀仍然坚持这一训练方式,根本不用人督促,他完全是凭自觉。一身结实的肌肉、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与爆发力、再加上关键时刻冷静的判断力,郑攀如今在66公斤级这一项目上的实力有目共睹。

“下一步,当然是伦敦奥运会了!”郑攀说。不过,蔡子利表示,郑攀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在训练的同时,如何避免伤病,毕竟这个项目是高对抗性,只要能够把好这道关,就不仅仅是“重在参与”了。

下面是郑攀的几张照片:
当年的体育委员长大了

穿蓝衣为郑攀。

当年的体育委员长大了
领奖台上
当年的体育委员长大了  
    郑攀从小很能吃苦,勤奋,不骄不躁,当时我确实很看好他,觉得他以后能做一番大事。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收获了成功的果实。在此,我祝福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