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选择了沉默。
行走和漂泊,让我的心越来越安静。很多时候,我甚至耻于说“漂泊”二字。漂泊是需要资本的,那种义无反顾和仗剑江湖的侠气。
我没有。
归根结底,我是一个笨拙的人。对于许许多多的风景,我是视而不见、囫囵吞枣的。我不懂得经营,没有储蓄意识,对于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我没有准备。总认为风烛残年的那一天离自己很远。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么多年来,我总试图写喜剧,可是,写着写着就成为一曲自己无法控制局面的悲剧。我无能为力。唯一的一个喜剧长篇,放在U盘里,在出版之前,成了乱码。面对格式化的文档,我还是选择了沉默。
对于阅读,我是一个非常挑剔的人。不喜欢人云亦云。不轻易让某些文字进入我的视线。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洁癖。我想使自己保持闭塞、保持一种没见过世面的新鲜感。这样很好。过于精明和世故,犹如技巧化太强的小说,失去了真诚。所以,在电视上看到王宝强憨憨的笑脸,我喜欢。
对于好的文字,我会衷心赞美,会把这本书放在我的床头柜上。时不时在台灯下在进入梦乡前翻阅,这种感觉就好像与自己爱的人约会,只留背影和微笑的约会,擦肩而过,简单,隐忍,淡淡的爱,从未想到过天长地久。
有时听点音乐,但不敢多听。在我看来,唱片虽不贵,但是,它却是我生命中的奢侈品。我是一个容易被拨动心弦的人,我不会伪装,有时一首老歌会让我泪流满面。我不想过于挥霍某种情绪,我不喜欢哭。我渴望安静。
昨天修鞋,鞋匠是一个独腿中年男人,他在人家的屋檐下拉了个雨棚作为自己的修鞋铺,大概一平米。他将我的鞋捧在胸前修了十多分钟,收费2元。我递给他5元钱,我说给5元,不要找了,然后很快走了,没有回头。我觉得我的做法不是同情,而是尊重,对他劳动的尊重和敬畏。
时时在夜半醒来,想起我远去的亲人。在我的记忆里,他们安详幸福,只是,他们不愿意闭上眼睛,目光灼灼地看着我。
我是为他们而活的。为他们写出那些前世的和现世的苦难。
我是他们永恒的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