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代古吴墨浪子辑《西湖佳话》札记
http://s4/mw690/3f5a2e81gce678c65bdd3&690西湖为伴酿佳话" TITLE="【重读经典】早生千年学白苏
西湖为伴酿佳话" />
白居易
http://s5/mw690/3f5a2e81gce678d0d9984&690西湖为伴酿佳话" TITLE="【重读经典】早生千年学白苏 西湖为伴酿佳话" />
http://s7/mw690/3f5a2e81gce67a1964ed6&690西湖为伴酿佳话" TITLE="【重读经典】早生千年学白苏 西湖为伴酿佳话" />
苏东坡
http://s11/mw690/3f5a2e81gce678e5503ca&690西湖为伴酿佳话" TITLE="【重读经典】早生千年学白苏 西湖为伴酿佳话" />
西湖之美,美自其风景,而西湖之著名,却名源于文人雅士。手头的这本清代古吴墨浪子辑《西湖佳话》,以“金陵王衙藏版”刻本为底本,对照清光绪年间上海文选书局石印本及其它一些版本,做了必要的校勘和订正,由邵大成校注,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4月出版。该书根据史传、杂记或传说,以西湖为背景,记述了白居易、苏东坡、骆宾王、林和靖、葛洪、苏小小、岳飞、于谦、济公、白娘子、冯小青、圆泽、远公等人物的故事,每人一篇,以小说的笔法写成,文白相间,生动冼炼,大多好读亦耐品。而我最为感兴趣、也最令我感动的,是古文人白居易、苏东坡、骆宾王、林和靖等人在西湖胜地所演绎的不朽佳话。
白居易“生来聪慧过人,才华盖世”,敝人游庐山花径白居易草堂时曾冒出奇愿:“想做白居易的书童”。唐穆宗长庆二年(即公元822年),身为翰林“知制诰”的白居易,因做一篇《续虞人箴》规讽天子,而被谪迁为杭州刺史。白居易“略无愠色”,欣然赴任,“况闻杭州有山有水,足娱我性情,有何不可?”这种“欣欣然”,岂非一般官员所能为!内里透着文人的无欲则刚与“山水癖”。此类文人官员,思想、政见是官员,真性情却是文人。白居易上任后,一完成应酬,即遍访民间疾苦。得知居民饮水苦咸,则急发人丁重修六井,不日功成。又访得下塘一带千余倾良田因湖堤倒塌而时旱时涝,又筑堤蓄水设闸启闭,致粮丰人喜,民渐富庶。从政之余,日日来西湖游览,“因恨水阔烟深举动要舟不便散步,又见孤山一点宛在水中,而西泠一径尽是松筠,往来必须车马”,故筑一长堤,上植桃李垂杨无数,致春来时竟红红绿绿绵延数里,宛然一条锦带。引得四方之人前来游赏,渐使天下闻西湖之名矣。白居易又择处建造亭台楼阁,且一一题诗,“凡有一景可观,无不留题”,遂使各处景点愈来愈有名。政绩有了,老百姓安怡了,白居易便蓄了两个姬妾,一曰樊素,一曰小蛮。樊素善于清讴,每歌一声不啻新莺;小蛮善于飞舞,每舞一回胜似游龙。白居易爱之特甚,日侍不离,雅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纵情声色诗酒,而政事未曾稍废,三年任满,朝廷特满意。据此似乎可以说,必要的有节制的纵情风流,并不会影响政事,把握好了甚至可以有助于政事,因为官员在“八小时以外”由诗酒声色激发出的其骨子里潜藏的全部创造力生命力,并非不可、实际上也是极可能在政事上体现出来的呀。
无独有偶,俗话说“好事成双”真不假。白居易之后,西湖又来了个苏东坡。苏轼、苏辙兄弟俩于北宋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同登进士,后苏轼被召试为学士。到得神宗皇帝登基,也属文人却不好与之交往的王安石任宰相。东坡大人履学士之职,言其所推的“青苗法”及变更科举等“改革”措施“害民”、“不当”,遂被王安石放了外任,通判杭州。与白居易如出一辙,苏东坡也是“欣然领受”,“胸中大乐”。到任之后,一做完了衙门公事,便出游于西湖之上,喜而题“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使西湖之名更盛。公务之暇,召名妓朝云、群芳诗酒相乐,快活无比,足令吾辈钦羡得五体投地且垂涎三尺。他将公用不尽的钱俱买良田叫人耕种,以养杭城穷民;正欲清淤掘湖兴修水利以利民,却因四年任满被转任密州。后几经周折,包括被诬入狱,多年后终于又获任杭州知府,遂有机会了却西湖水利之夙愿。恰遇灾荒疫病之年,他减赋税,平仓米,置药坊,行亲民爱民之策,终致民情安定。在西湖挖掘淤泥筑堤,堤旁遍植桃柳芙蓉。自此之后,西湖竟成仙境,比白居易时期更觉繁华。栽花植桃人,自应赏花吃桃,东坡约一班同僚及文人墨客,常来湖上嬉游,且必带侍妾饮酒和诗,其乐陶陶,直至又被召入翰林承旨。
《西湖佳话》还写了唐代避祸隐居灵隐寺留诗名的骆宾王、宋代鄙薄功名利禄终身不仕梅妻鹤子隐孤山的林和靖,但在我看来,骆、林既无白、苏的真切,也没白、苏幸福。作为后代读书人,我更愿效仿白、苏。想吾等小秀才,幸蒙和平建设年代,也读了几本书,做了一些文,喝了数杯酒,还进入了宦场,玩了不少“味”,如此这般地几十年下来,却落得个名不名即便有点小名也属浮名、利无利即便为民做了一点小事也并不难的结局,实在冤之枉哉。本人自有自知之名,何才何德敢与昊昊星汉之白、苏相提并论?!唯愿早生千百年,再脱一场人生,就做白、苏的书童,不是也可沾点“星光”,不时地过一过既治国济民又诗酒声色显风流的快活日子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