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随笔】情久弥香(思絮曼舞33)
(2012-09-28 08:01:31)
标签:
思想随笔情久弥香人心不古偏安一隅文学 |
分类: 歪思 |
女人委实比男人情感容量大且深。太太几十年风风雨雨下来,“仓廪”满满,友情果丰。而朝着“修身齐家”奋斗的吾辈“大丈夫”,尽管风风火火、热之闹之,落下点来却果实寥寥、冷火丘烟,花哨的“繁枝茂叶”与“五彩缤纷”都随着下野赋闲而烟消云散。
真的很羡慕她们。当年的“闺蜜”如今多已年过半百,友情却如当年一样新鲜。一隔几年不见,通起电话来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即使打的越洋电话,一讲依然是个把小时。而我们男人之间当年再“铁”,时过境迁之后,往往像猴子掰包谷一样,只剩腋下夹的最后一个;即便相见,仿佛友情已被岁月湮没或稀释,客气多于交心,欣喜让位于虚应。
如此看来,男人只配征服(交友即为相互征服),不配享有。此间情已淡,“物”更浓。
上帝也许是这样安排的:女人品尝日久之情,男人畅饮窖藏之酒(仍然是“物”),各得其所。还算公平。
人心不古
在位时给朋友帮忙“做了好事”,人家“小字辈”“知恩图报”,真还有点欣慰感。从政几十个春秋,如今回顾起来,好事确实做了不少,从来没有图过别人回报, 而“错事”并不是没做过,但多属无心或“好心办成坏事”,也没造成对别人的伤害,相反倒害过自己。于是,只能“牙掉了往肚里吞”,“多吃了几个哑巴亏”, 算是“得失自知”吧。
追根求源,做错事的原因并非别的,也不是“糊涂官打糊涂百姓”,而在自身的理念与准则“过期”。总是以己度人,总以为用自己的真心可以感化别人,而到头来却几乎都是徒劳无功,落得既伤身又伤心。
一回,又一回,如此这般次数多了,方渐渐悟出不是我的理念与准则不合时宜,而是“世道已变,人心不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可为时已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因为人生不可重来。
“不古”突出表现为世人愈来愈“实际”,愈来愈“冷硬”,人情愈来愈淡薄,人性愈来愈近兽性;人心要么是“钢铁炼成的”,要么是“只认钱不认人”的铜钱窟窿垒成的。
跟如今的人一样,作为精神产品的发散地与传播器也多半泯灭了个性。近年先后见识了我们的一些出版社、杂志社和网站,他们像积贫积弱、无能无聊朝廷一样的 “偏安一隅”。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宣称:“作品莫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还不无好意地提醒:“农村题材最好别碰,没出版商问津,因为没人看”。姑且 不说“文学离不开政治、宗教”(文学反映生活,生活不可能绝对躲开政治和宗教),即便“农村题材作品没人看”,怪农民么?怪非农村人不关心农村么?依我看,否!都是我们的“农村题材作品”写得太离谱太“虚构”,从而“得罪”了农民读者的缘故。政治、宗教等“敏感领域”不敢碰,农村题材不”敏感“又写不好,甚至连现实题材也写不真实(没勇气写真实),社会生活的主流与现实竟然成了“老虎的屁股”,那就只有躲进角落,偏安一隅地写“言情”,写“玄幻”,写“穿越”,写冠以“爱情”之名的性爱色情去了。
而且,出书要报审,发文也要“政审”,网站有“网监”,连个人博客随时都有被管理员删除的可能。恰恰言情、玄幻、穿越、爱情之类作品,则最为“安全、保险”,再怎么瞎编滥造都没人管且有人予以发表。如此这般,这“一隅”实际成了文学创作的“安全港湾”。难怪众人趋之若鹜,难怪众多文学阵地都被言情、玄幻、穿越、爱情之类打扮得花花绿绿热热闹闹。
思想随笔《大国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