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映照中国)

标签:
大象无形古典浪漫精致老房子 |
分类: 实录 |
http://s16/middle/3f5a2e81ga4bdc31d9b1f&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6/middle/3f5a2e81ga4bdc599fb55&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8/middle/3f5a2e81ga4bdc786bcf7&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6/middle/3f5a2e81ga4bdc929d4c5&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7/middle/3f5a2e81ga4bdcab687b6&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7/middle/3f5a2e81ga4bdcc66dab6&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2/middle/3f5a2e81ge6f6a152a521&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2/middle/3f5a2e81ge6f6a26735e1&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5/middle/3f5a2e81ga4be1df4004b&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4/middle/3f5a2e81ga4be15916b8e&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13/middle/3f5a2e81g76dfcf1995a5&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http://s13/middle/3f5a2e81ga4be0de82997&690映照中国)" TITLE="大象无形——旅美日记03(直面老美
到波士顿有几天了,走过看过了一些地方,脑中的印象渐渐明朗起来。它作为美国城市是古老的,当然若与我们中国的北京、西安等城市一比,它充其量只能算孙子辈,可它在美国,比它的国家的历史还要长,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美利坚这个当今世界头块王牌的母亲。没有波士顿,就没有美利坚。
作为城市的“为人”,波士顿是低调的、本色的,她不居功自傲,以致地球人大多知道美国的“尖子”有纽约、有华盛顿,却不知有波士顿;她的类似于纽约“双子楼”样的拔尖建筑几乎没有,她的闹市甚至还行走着老式火车(多数路段穿行在马路上的“地铁”),遇有占道的它不鸣笛却响起铃声,就像旧中国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冰糖葫芦的老头;她的市民多住着三、四层的连体矮楼,很多居民喜欢以自行车作交通工具。她更是古典的、浪漫的、精致的。她的建筑多系典型英格兰风格,别墅、教堂以致普通民居大多如此,徜徉街头巷尾,举目皆是“老房子”,打开摄像机镜头怎么也拍照不完,处处是美景,实实在在的流连忘返。街心、小区、路边、河畔、花前、桥头、大树下、民居门口,到处都有坚固耐用且干净放心的条椅,其上除多见小憩的老人、热恋的情侣之外,时见读书、写生的大学生,垂钓、溜狗的闲男贵妇,自顾自吹奏萨克斯和拉提琴的嬉皮士艺术家。我特别注意到,入眼的建筑外观典雅、样子好看耐看,更为难得和令人赞赏的,是其各个局部都很讲究,细部的雕塑尽是艺术,甚至连小区、路牌和“单位”的朴素标牌都不马虎,标在墙上或竖在街头行道边尽皆风景,当然见不到游人不知羞耻瞎涂鸦、商人偷贴滥广告以及仔细一看就可发现的错别字。
今天又步行着去转了几条街。这儿街道都不怎么端直,路与路、街道与街道的交叉多不是直角。前些天正纳闷着,一查资料才恍然大悟:波士顿的路和街道,并非城市规划师所设计,而都是当初根据需要,由第一代移民的马儿跑出来的。后来历代的城市设计者“因循守旧”,觉得再怎么精心设计、科学规划,都没有“就木弹墨”、“借风扬谷”、“因势利导”好,于是,这座城市真的就“长”成了“广场之城”与“自由之路”,无论怎么发展扩张,总是个“没有规划”、“有失规整”的“无形”城市。
可我们千万不要因此而小觑了波士顿,尤其是对其“内涵”应刮目相看:它是美国历史的摇篮、美国独立战争的发源地,被誉为美国这个最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研究的“大脑”,“美利坚的雅典”。全美的第一所公立学校——拉丁学校,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美国国球发源地及美国篮球发源地都在这里。它是高精尖医疗与研究设施的集中地,包括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布莱根妇女医院、儿童医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和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医学中心;美国国家航空及太空总署、生物工程及医学研究中心都设在这里;全世界的第一条电灯街道及第一条电话线都来自这里。不过,正因为这些,导致这城市如今人们的生活开支在全美最高,房价也最高,逼得我的伢们“深造成本”居高不下,被“深造经济学”加重了肩上的担子。
一早正欲出门,远天滚来隆隆雷鸣,接着窗外有鲁莽的雨脚踢踏。女婿打来电话,得知我们尚未成行便放了宽心。雨像小强盗,踢踏了几秒钟,见没人理他,很快就溜走了,且一去不返。来美国一趟不容易,按经济学原理,签证准备与办理、飞越大洋及行程开支,待在这里平均每天的成本达百把美元,还不包括伢们为我们开销的生活、旅游费。因而白白在家闲一天,我不甘心。十点许,见天道没有再起风下雨的意思,我们便挎着相机出行。
穿过早已熟悉的街区,太阳露出笑脸,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我觉得这儿的太阳比国内的光强得多,但照在身上的烧灼感却弱多了,仿佛被近旁的大洋水气抵消了大半。按照头晚女婿指着地图引导的线路,我们进入“生地”,小心翼翼地边确认标志性建筑物边往前走。过了三个较热闹的十字街头,跨过了两道立交桥,观赏并摄下了两座教堂(一座圆顶、一座尖顶)、一座图书馆,还有著名的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外形,前方地势渐高处便是查尔斯河大桥。
哇,一匹巨大的蓝绸展现在眼前。惊艳之美,将我给震慑住啦!
蓝绸样的河面给古典浪漫的城平添一股灵气,在我眼里,河如流动的韵律,城若雅致的散文诗。
查尔斯河虽比我们家乡的长江稍窄一点,而河面却比冬日的长江还要平展,它的质感像丝绸,可丝绸还有皱褶,应该说它更像蓝色的玻璃,其“手感”却又比玻璃柔软,也不冰冷、生硬。河面上滑翔着海鸥,时而翩翩起舞,似有圆舞曲伴奏。桥墩上有几只鸽子在休闲,也像在小憩。
对岸绿色为主,间有高楼矗立,河两边有麻省理工学院与波士顿大学深情相望,像两位隔河点烟的老学究,那桥就是烟锅杆子呢。
哦,波士顿,你古老而不落伍,厚重而不迂腐,精致而不虚饰,真是大象无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