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路十八里
作者:暮雪
出自:深山含笑
浏览/评论:79/0
日期:2007年10月9日 01:39
要对一部影片作出评论,无论是从镜头剪辑的方面又或是内容本身,都有那个该对于影片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于是,我不认为这是“废话”或是徒劳的。搜索的结果大体都是这个意思的:这部由大连电视台国际部编导李汝建、王轶群、张申创作的纪录片是一部纪录大连市庄河海洋村渔民生活的影片。
一条走了200年的海路;
一个日复一日的劳作过程;
一种潮落而起、潮涨而息的生活……
影片通过大连海域渔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深刻展现了发展中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重要的使命是:“阐明抉择,解释历史,增进人类相互的了解。” 《海路十八里》以纪录片的良心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大连内心深处的窗户,在这里没有窗外的浮躁和喧嚣 ,只有对自身存在和现实世界的冷静注视。在这种注视下,人类为延续生命而进行的奋斗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这四个字,是深刻的。我看了三遍片子,这个主题就在片子其中根深蒂固了。无论是镜头的固定或是剪辑,都能从中感受到坚韧的气质。
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发现在影片的转场中“淡入淡出”几乎渗透在每一个镜头的组接之间。“淡入淡出”出现在这部影片中,它的作用在我看来并非是为了转场的柔和,也不是为了衔接连贯,而是贯彻全篇的生生不息的主题。 “淡入淡出”在视觉效果上,或多或少有一些沧海桑田的感觉,尤其是同一固定场景下的变换。比如,在开篇的时候同一景别下的海水、海路、天空,只不过通过多个画面的衔接,海路逐渐出现,给人以时空变换的感受,在此,就已经为生生不息的主题打下了伏笔。
•The road appears in the beach when the tides ebb.
潮水退去,道路便在沙滩上出现了。这里,就是上文提到的“淡入淡出”的表现效果最明显的一处,充分的显现了海路的悠长与寂寥,海路再怎样狭长也是由人们一步步走出来的,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了多个排比镜头,突出了海路长,人们走的路更长,浩浩荡荡的前行画面的排比,体现了爱森斯坦在他的《杂耍蒙太奇》中提到的理论,就是镜头的叠加效果并不是等于两个镜头相加而是它们相乘出现的效果,这种多个镜头的排比叠加为人们固定了一个想象的方向,同时也为想象预留了空间。同时也更说明了多个蒙太奇片断组成一个蒙太奇句子的概念。在这段最后镜头的拉远,给人们一个大的场面,更能够突出如长征一般的劳作队伍。
•Thousands of people come to the road each day.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踏过这条路。这个主题也渗透在上一个段落中。在这一段落中,在镜头的组接上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腿部特写、散乱排放的满是泥泞的自行车以及被海风吹过的海面。尤其是背影+腿部动作+背影的这一组镜头。巴赞说:景深镜头与场面调度连续拍摄长镜头,可以保持剧情空间的完整性和真正的时间流程。这不仅仅是在这一个小段落中,而是在整部影片中都有体现。但事实上,在影片中出现的镜头算不上真正意义的长镜头,不过意味与感觉却是相同的。
•The road winds its way through the beach and rivers in the sea.
道路蜿蜒在沙滩上条条的水路之间。在这里,或许这个主题并不是那么合适。
•1200 hectares of wetland are abundant in clams at the end of the road.
道路尽头是一片1200公顷的湿地,蛤蚌资源丰富。逆光镜头的叠加,是我对于这一段的最深刻印象。
•The seawater rises immediately and people harrow the clams hundreds of times per minute.
海水涨潮很快,人们一分钟耙蛤蚌达上百次。这个段落的开始同样运用了逆光镜头,然而不同的色调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及联想空间。同时,值得说明的是,这个段落运用了声音的表现手段,清晰的耙蚌的声音,补充了画面的真实感,为画面人们的行为作出了有声的说明,也给画面带来了生命。
•The flooding tieds drive people back.
蔓延的潮水使人们不得不撤离。这段中一系列的撤离画面,运用了多个大场景,展现了劳作的场面,在大场景其中夹杂的那些值得关注的镜头,尤其是多次重复的固定镜头下的人们将肩上的担子卸下站在原地等待与关望的场景,这一场景将镜头的关注点固定给女性,又一次渗透着生生不息的主题,而是否还有一些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参杂其中呢。
•The bicycle is the best vehicle from them.
自行车是他们的最佳交通工具。这个主题,是由上一个段落最后的镜头做出承接的。
•They walk for 9km back and forth and labor for four hours with 50kg of clams of harvest.
他们往返步行9公里,并花4小时的时间处理收获的50公斤蛤蚌。在这里,定镜头与较长镜头的固定无变换,突出了时间的概念。
•The slope only lasts for a dozen of meters.
整个斜坡只有十几米长。字幕在此与镜头的表现形成对比,字幕阐述所能够阐述的表面事实,同时镜头利用与仰拍阐述镜头能够阐述的表象事实,两种事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冲突,画面与人们看到了字幕之后形成的概念产生了极大的反差,更能够体现画面所想体现的内容,也就是仅仅十几米长的路,却很艰难。
•A kg of clam can sell 80 cents.
一公斤蛤蚌能卖80美分。在这个部分,画面没有着重于买卖的过程,而是运用广角镜头,展现了人来人往。此时,在广角画面下,再次运用淡入淡出,使人们聚集、退散,给观众沧海桑田的变化感。运用动画常用的手段展现事物迅速的变化过程,将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用几个镜头展现出来,更能突出想突出的部分,从而打动人心。
•Almost all the 1300families in the village subsist on digging clams.
村里1300家居民大多数都以耙蛤蚌维持生计。在影片即将结束之际,回归开篇的海路,同时展现卖场晚上的景象,使观众在不经意间产生联想,这依然是由蒙太奇镜头写出的句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