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菜绝对是一门学问,要不然怎么会在成都兴起一种被称作“国家级美女点菜师”的全新“职业”呢。“点菜师”不仅是“美女”,还是“国家级”的,听起来很专业,又让人动心。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菜式多样而复杂,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所谓众口难调。点菜,这项工作的质与量应该直接影响到接下来“吃”的工作的质与量,虽然评价点菜的成功与否要在大家动过筷子后才能显现,但在点菜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增大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在面对菜单时要对几个原则做到胸中有数:
一是搭配原则,首先是冷热搭配,因为一般喝酒是必须的,凉菜适宜喝酒,而且凉菜一般是最快上来的,因此凉菜作为第一批上来的下酒菜应该迅速点好,它和热菜的比例大致为3:4;然后是荤素搭配,一桌菜,有荤有素,比例大致相当,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菜;再然后是颜色、味道的搭配,一桌让人们赏心悦目、胃口大开的菜,必然是五颜六色、五味俱全的。
二是喜好原则,要考虑这几种因素:男女的喜好是不同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喜好也是不同的,还有不同地域的人的喜好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身体状况下,其喜好也是不同的。比如男人居多、年轻人居多,就得增加凉菜及荤菜的比重;四川人居多,就得增加辣菜的比重;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居多,就得先上一些能快速填补饥饿的菜品。
三是特色原则,即选择特色菜,每家酒店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菜或者招牌菜,当地也会有一些较有名的特色菜,甚至每个季节都会有当季的特色,有客人远道而来,尝一尝特色是必须的。
最后是边际效用原则,即当大家的各种对吃的欲望基本都得到满足后,汤汤饭饭可作为填饱每个人的肚子的最后两道菜。
当然,深谙这四个原则后,还应掌握两个很重要的修正条件,一是预算,二是忌讳。酒足饭饱后,发现钱袋的钞票不足,岂不是要命;还有一些特殊民族或者身患疾病的人的一些忌讳,要加倍留意,不能够使饭桌中的任何一个人产生不悦。
感谢小褚:很好,认真整理的该文充分验证了一个正理--水平是逼出来的!理论结合实际才会有结果,请多多练习,早日成为“点菜美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