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生百态(上)【CBI版】

(2006-06-12 08:53:35)
众生百态
——游戏公司职位目睹之怪现状

前言

我在游戏公司里做过许多的职位,也曾经把自己一些在岗位上的心得写出来过。譬如我做客服时的心声和做推广员的甘苦。

但这一次却不同:所写的,是我对游戏公司中一些职位的理解,以及实际与理想的差别;所写的,是我和身边的朋友在某些职位上的经历,暴露的却是这些职位背后的人与事,或说问题;所写的,但愿能表达同道中人的心声,尽管我不希望这些是无奈的发泄,但也清楚这些文字对于他们和我自己,并没什么实质的帮助。

对于以下文字所写的每一个职位:媒介、文案和策划,都是我担任过的职位。我对这些职位不论是骂是夸,都不表示我对目前坐在这些职位上的人有任何意见。我愿意相信在这些位置上的一切问题,首当其冲的都是位置的问题,其次才是个人问题。没有一个好的机制、氛围和明确的职权划分,什么样的人放到这样的位置上都会出现、存在和面临同样的问题。

我不想、不能、也无力改变这些问题。我知道如此一来自己指出这些问题的行为本身就变得毫无意义;我知道自己必然会被冠以理想化的帽子。但是,我还是写下了这篇文字,目的只有一个:替还在这些职位上的人们喊一声,“疼”。

媒介

迄今为止,在游戏公司的所有职位里,我最羡慕、最欣赏、最嫉妒、最看不起和最不愿意做的职位是媒介。大多数游戏公司在真正录用一个媒介的时候,通常只有两个要求:1、拥有媒体资源;2、性格外向,擅长人际沟通。假如市场部的头再是个单身的,可能还会要求媒介相貌甜美无男友。我还知道甚至不少市场部经理还会要求媒介能经常加班、可以一起与媒体吃饭、唱歌、出去玩,——但事实上录用以后的更多时间里,是让媒介陪他自己做这些事情。

这要求舍本求末且居心叵测。站在一家公司的角度来讲,媒介的媒体资源其实是非常可有可无的。即使今天存在一个做媒介的强者,他是业界所有游戏媒体销售主管级人物的、同母异父的亲哥亲弟亲姐以及亲妹妹,也绝无可能让所有媒体都给她所在的公司免费上一年广告吧?据我所知,国内某著名游戏门户网站总经理的亲妹妹所在的游戏公司,也都要花钱才能在这网站上打广告。

而即使是一个对游戏行业的媒体一无所知的人,你让他去给业内所有游戏媒体连投三个月广告,他的人脉关系网可以在一天之内就建立起来,并且比任何业界老鸟的关系网都要牢靠。我这是想告诉你,其实在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游戏公司里,做媒介是件很缺乏技术含量的事情。

我自己曾经几次兼做过媒介的工作,我认为一个媒介,真正应该做的工作是正确的分析媒体的风格特点,包括:1、刊物的文章风格;2、刊物的读者群构成;3、刊物的发行量和销量;4、刊物的主要覆盖地区;5、刊物编辑的特点;6、随时掌握刊物动向……等等这些。并根据这些,随时向负责人进行汇报,用专业的分析让公司产品在正确的媒体上,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广告和软文投放。

一个合格的媒介,应该有他自己对媒体的见解和认识,并有一套自己的,有效分析媒体的手段。一个合格的媒介,不会听信媒体销售人员任何天花乱坠的吹嘘,他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考察,去分析。

具体点说,媒介与媒体之间的见面,仅应该是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交个能一起花公家钱的朋友;应该谈的是如何在双方都能接受的限度内合理利用媒体资源,而不是如何在双方都能接受的限度内神不知鬼不觉的拿返点;在具体合作的洽谈中获得怎样的优惠条件应该是对媒介口才的考验,而不是对媒介人脉资源的考验。——人脉资源对一个真正合格的媒介而言,应该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而不应该是工作的基础。

之所以几乎没有游戏公司对媒介做出这样的要求,就外在因素而言,是因为广告公司、乃至媒体为了能拉广告,把本该是媒介工作范围内的媒体分析、投放总结甚至投放计划都给做了。

而就内在因素而言,之所以许多新冒头的中小公司对媒介的人脉资源竟比媒体分析能力更看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脉关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欠款时间的多少和长短,以及在不花钱、少花钱的情况下利用这人脉关系网能获得更多的免费资源。——当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欠款时间的多少和长短”无疑更加重要一些。

当然,要做到以上这些要求是很难的。就我自己而言,莫说以上这些要求,就连目前游戏公司普遍对媒介的要求都做不到。首先我不是女人,也就谈不上面容是否端庄、姣好和甜美。其次我在许多方面也都不具备做媒介的条件。

比如说,现在游戏业界的绝大多数媒介,以替公司欠钱为己任,在欠款过程中谎话不断且态度之过分理由之搞笑让人匪夷所思。我估计许多媒介在公司需要投放广告而又没有广告费用的情况下,每天都会被噩梦惊醒,醒后第一件事是检讨自己,怎么还没把钱欠出去。而我个人曾不止一次的拿自己工资去垫广告费和稿费。有一次我曾经在的公司欠了媒体的款,媒体总三更半夜的打电话来,企图通过干扰我睡眠的方式报复我个人。结果他发现我不但没关机而且没睡觉,我告诉他原因是我欠别人钱就睡不着觉。

再比如说,现在游戏业界的绝大多数媒介,以花同样甚至更低的钱为基础,向媒体索要更多的免费资源为荣,以体现自己的能力,用于邀功。我发自内心的认为,公司对公司的合作应该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力争达到双赢的局面,而非一味引鸠止渴。我认为高姿态应该是通过长期合作和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换来对方自己都觉得不替你做点什么不合适,而不是穷凶极恶的像在使唤丫头。

那个总经理把自己亲妹妹介绍给游戏公司做媒介的著名游戏门户网站,在04年率先提出所有游戏公司的广告必须预付。我为这个游戏门户网站喝彩,同时也为游戏行业感到悲哀,因为这意味着游戏公司和媒体之间已经彻底的失去了信任。

还比如说,投给媒体的广告费是公司的钱不是媒介个人的钱,现在游戏业界的部分媒介却缺乏厚道,投完广告即刻摇身一变。游戏行业早期,有新入行的媒介,拿着两、三千元的工资,傻到拿完回扣就敢买一身数千元的行头再买笔记本电脑买车,结果立刻落了个被开除的下场。我宁愿游戏业界这样的媒介能多一点,傻,但傻得可爱。

还有一个真实的事,说北京有个游戏公司的媒介出门在外赶上天降大雨,讨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立刻有媒体的销售跑去给他送伞,还打车送他回公司。我觉得正如俗话说横人都是怂人惯出来的,像这样的媒体、这样的销售,能少一点最好。

这样的媒介,至少我是做不来的。在能做出此类事情的媒介里,我并不排除其中有些人都是在其领导的授意下的无奈之举,但不论这些行为的幕后操纵者是谁,作为一个媒介而言,也用不着如此。

在这里,我想送给所有媒介,以及媒介背后的黑手们一句普普通通话。这句话你们翻开每一份广告合同,都能在第一页里醒目的位置找到它:“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签属本合同”。

文案

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在一家游戏公司里,哪个职位最苦、最累、最不出业绩、最没前途?我估计90%以上的人会回答说“客服”。但我现在要告诉你正确答案:文案。之所以这么说,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几乎没有什么有效并合理的手段来审核文案的工作量,以及考核文案的文字能力。

在这一点上,做文案的人普遍比较羡慕做美工的。因为大多数人都可以相对客观的评判一副图片的美丑,却很少有人能正确的判断一篇稿子的好坏。美工和文案并不等于画家和作家。美工与文案所完成的创作并非源于自身的灵感,而是他人的要求。这就是说,美工与文案所创作出的图片和文字,其本身的水准如何并无所谓,有所谓的是,这作品是否充分表达了需求者的意思。

但,作为一个需求者,即使不会画画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图片是什么样子的,就好象吃卤煮火烧,你可以准确的说出放几两火烧,要不要肺头,要不要大肠。哪怕不要肺头或者大肠就不是纯正的卤煮火烧,但那是你想吃的味道。

而同样作为一个需求者,即使知道自己想看到的是怎样的文章也未必知道该如何下笔。就如同吃水煮鱼,你只能说多放还是少放辣椒,即使少放辣椒虽然也还是正宗水煮鱼,但你吃起来终究还是只觉得有辣味。

如果一个人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他自然难以对作品的好坏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说,文案工作的好坏与否,是否努力,就完全取决于领导的心情,而不是一个客观的审核标准。但事实上,凭领导的好恶和心情来衡量一个文案的工作还算好的,因为文案经常收到的新闻要求是这样的:

比如,不得低于多少字。提出这种要求的人,又以媒介居多。比如我记忆犹新的就是:03年兼做文案工作的时候,最怕听到的就是市场部经理告诉我,又从某媒体要来了两个版面。——某媒体当时对厂商稿控制很严,每期要半个版就欢天喜地了,所以我们市场部经理的能力之强实在让我匪夷所思。可问题在于,他的能力是得以体现了,却忘了某媒体一个版不配图大概有5000字,两个版就是10000字,假如是本半月刊,我自己写也还能顶得住;但这某媒体是个周刊,每周三前都要交10000字的稿子,约稿我也没地方给他约去啊?

所以后来我经常一边提醒媒介说:“在你问媒体要版面的时候,首先想一想咱们文案是否弄写得出这么多稿子,或者约稿来不来得及。”同时还要劝慰文案说:“你得知道,我写稿子的颠峰时期每月能产15万字以上,很大程度讲都是拜媒介所赐。”

再比如:这个文章要起到预热、宣传或者炒作的目的,达到让多少人阅读、多少人转载的效果。提出这些要求的人通常是推广、线上和线下活动的策划、执行部门。在活动开始之前,文案要被督促着写大量的活动介绍以作预热用,接受各种近似刁难般的问题;而在活动结束之后,每有总结说活动的失败原因,总在于文案写出的文章“并未起到宣传和预热的效果”。

但其实不论如何,总之,文案几篇新闻的作用经常被这些人夸大到足以和硬广告、活动的奖金等内容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广告投放多少,活动的奖金设置多少往往是领导说了算,那么在领导面前做检讨的时候,“广告投放力度不够”或“活动奖品、奖金不吸引人”的原因很难让领导满意,而“活动本身太垃圾”显然又不能让自己满意,所以“由于预热不够导致活动失败”自然就成了最合理的解释,即使算不上“皆大欢喜”,也是“牺牲文案,幸福大家”。

我想,哪怕文案的工资能与其他大多数职位相当的话,他也许都愿意承担这些罪名。在中小型的游戏公司里,在产品运营稳定的情况下,美工的薪资待遇普遍在3500到8000之间,媒介与推广的薪资虽然普遍在2500至7000之间,但有大量的富余收入可拿。

而文案的普遍薪资却在1500到4000之间。在此不妨算一笔简单的帐,按游戏业界千字100的稿费标准计算,文案最基本的工作是写每日的新闻,一个文案每天至少写2000字的新闻,工作22天就是44000字。这就是说,一个普通的文案如果纯以文字量来考核,其工资不应低于4400元。即使说长工的薪资应低于短工,且文案在公司收入有保障,又有保险和福利,把工资减半也应该有2200吧?——但连这个数都拿不到的文案,在游戏业内比比皆是。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