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优良传统里,“报喜不报忧”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条。譬如罢,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一直是玩家探讨的热门话题,去年年底“KTF于11日签订了分別以年薪1亿韩元和7000万韩元引进游戏选手洪震浩(21岁,游戏id:yellow)和李润烈(18岁)的合同。”这件事就在国内炒得沸沸扬扬,而“东洋制果同职业游戏选手林耀煥(22岁,游戏id:Slayer_boxer)签订了1年1亿韩元的赞助合同。”的动静也决没小到哪儿去。
作为一个玩家看到这样的消息,对比起国内职业选手月薪800人民币的待遇愤恨得破口大骂是必然的——就连我这样非竞技游戏忠实拥护者也不禁为国内游戏选手的待遇感到“悲哀”。然而,一到对于电子竞技产业不利的消息发布出来时,国内的游戏媒体立时成了哑巴。就譬如这一回,《南方体育》报道“7月1日……一场小规模的罢工却在韩国职业游戏界爆发了,以职业玩家的经纪人为首的职业玩家工会当天宣布,其属下的职业玩家将全体抵制韩国MBC游戏频道,拒绝为他们录制比赛录像。”原由是“职业玩家工会认为游戏频道给参赛选手的出场费太低。”——国内专业的游戏媒体便没了任何相关的音训。
虽然这次韩国职业玩家罢工的事件中,“参加罢工的成员大部分都是最底层的玩家,顶尖的选手并没有参与”,并且“这一次的罢工虽然规模不大,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也不剧烈”——所以国内游戏媒体对此事的一无所知是可以原谅的,但按照《南方体育》的分析 “对于刚刚起步不久的韩国职业游戏界来讲,其影响力却不啻于铁路大罢工对韩国交通的影响”,我以为国内的专业游戏媒体于此事的隐瞒大抵还是存在故意成分的。
而这几分故意的祸根其实正是来自专业游戏媒体在中国电子竞技发展的初期,对玩家不经意间的错误引导。从2000年至今,几乎所有游戏媒体一谈及韩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必然提到韩国政府的大力度扶持,一谈及韩国职业选手的待遇必以Slayer_BoxeR的年薪1亿韩元为证。久而久之,韩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完美”已经在中国玩家脑海里形成了定局,没有人考虑到中国与韩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没有人考虑到中国与韩国间民族文化的差异。韩国的一切都是好的,中国的一切都是不好的。
到后来,游戏媒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时,想改变却也已经无能为力了——中国电子竞技产业面临困境的时候,韩国同类产业的成功无疑是中国玩家的精神寄托——即便中国游戏媒体所谓的一切都是真的,又有几个玩家愿意把自己的梦想打破呢?并且,媒体终究是要依靠市场吃饭的。当90%以上的玩家都认为韩国今天在电子竞技业所取得的成绩就是中国电子竞技的未来时,专业游戏媒体已经失去了引导市场的作用。所以游戏媒体所能做的,除了继续把这个谎话的气球越吹越大,还有什么方法?何况不单玩家,站在产业中端的游戏媒体对韩国同类产业的认识本就是片面的,它们又怎么可能具有把在玩家脑海里错误的印象矫枉过正的能力呢?
但事实胜于雄辩,韩国《游戏职业玩家罢工》的案例充分体现了电子竞技业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种种弊病以及经济发达程度与第三产业间的必然关系。中国的专业游戏媒体对这些弊病的知而不报,并不代表这类事情便从未发生过。玩家该知道的,终归还要知道。
印象中北京电视台曾经介绍过一外在北京生活的外国摄影师,他专门拍摄并发表在北京各角落里堆积的肮脏废弃物以及北京人的各种丑陋行为。那些肮脏的垃圾和素质低下的人群与报道中申奥成功后焕然一新的北京城极为不和谐。但不论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只有在两相对比后所体现出的才是真实的北京。
倘若中国的电子竞技操盘者真有心“把电子游戏竞技发展壮大为一个可以与体育运动相提并论的产业”,那么能够于美丽的幻想中犀利的指出污点,能够给充满希望的玩家迎面一盆冷水,才是保障中国游戏人不至头脑发热的关键。一味的赞扬所带来结果,只能是让国内玩家对于“职业玩家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少数顶尖选手外,大多数玩家收入菲薄。”这个观点闻所未闻。
作为一个玩家看到这样的消息,对比起国内职业选手月薪800人民币的待遇愤恨得破口大骂是必然的——就连我这样非竞技游戏忠实拥护者也不禁为国内游戏选手的待遇感到“悲哀”。然而,一到对于电子竞技产业不利的消息发布出来时,国内的游戏媒体立时成了哑巴。就譬如这一回,《南方体育》报道“7月1日……一场小规模的罢工却在韩国职业游戏界爆发了,以职业玩家的经纪人为首的职业玩家工会当天宣布,其属下的职业玩家将全体抵制韩国MBC游戏频道,拒绝为他们录制比赛录像。”原由是“职业玩家工会认为游戏频道给参赛选手的出场费太低。”——国内专业的游戏媒体便没了任何相关的音训。
虽然这次韩国职业玩家罢工的事件中,“参加罢工的成员大部分都是最底层的玩家,顶尖的选手并没有参与”,并且“这一次的罢工虽然规模不大,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也不剧烈”——所以国内游戏媒体对此事的一无所知是可以原谅的,但按照《南方体育》的分析 “对于刚刚起步不久的韩国职业游戏界来讲,其影响力却不啻于铁路大罢工对韩国交通的影响”,我以为国内的专业游戏媒体于此事的隐瞒大抵还是存在故意成分的。
而这几分故意的祸根其实正是来自专业游戏媒体在中国电子竞技发展的初期,对玩家不经意间的错误引导。从2000年至今,几乎所有游戏媒体一谈及韩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必然提到韩国政府的大力度扶持,一谈及韩国职业选手的待遇必以Slayer_BoxeR的年薪1亿韩元为证。久而久之,韩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完美”已经在中国玩家脑海里形成了定局,没有人考虑到中国与韩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没有人考虑到中国与韩国间民族文化的差异。韩国的一切都是好的,中国的一切都是不好的。
到后来,游戏媒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时,想改变却也已经无能为力了——中国电子竞技产业面临困境的时候,韩国同类产业的成功无疑是中国玩家的精神寄托——即便中国游戏媒体所谓的一切都是真的,又有几个玩家愿意把自己的梦想打破呢?并且,媒体终究是要依靠市场吃饭的。当90%以上的玩家都认为韩国今天在电子竞技业所取得的成绩就是中国电子竞技的未来时,专业游戏媒体已经失去了引导市场的作用。所以游戏媒体所能做的,除了继续把这个谎话的气球越吹越大,还有什么方法?何况不单玩家,站在产业中端的游戏媒体对韩国同类产业的认识本就是片面的,它们又怎么可能具有把在玩家脑海里错误的印象矫枉过正的能力呢?
但事实胜于雄辩,韩国《游戏职业玩家罢工》的案例充分体现了电子竞技业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种种弊病以及经济发达程度与第三产业间的必然关系。中国的专业游戏媒体对这些弊病的知而不报,并不代表这类事情便从未发生过。玩家该知道的,终归还要知道。
印象中北京电视台曾经介绍过一外在北京生活的外国摄影师,他专门拍摄并发表在北京各角落里堆积的肮脏废弃物以及北京人的各种丑陋行为。那些肮脏的垃圾和素质低下的人群与报道中申奥成功后焕然一新的北京城极为不和谐。但不论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只有在两相对比后所体现出的才是真实的北京。
倘若中国的电子竞技操盘者真有心“把电子游戏竞技发展壮大为一个可以与体育运动相提并论的产业”,那么能够于美丽的幻想中犀利的指出污点,能够给充满希望的玩家迎面一盆冷水,才是保障中国游戏人不至头脑发热的关键。一味的赞扬所带来结果,只能是让国内玩家对于“职业玩家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少数顶尖选手外,大多数玩家收入菲薄。”这个观点闻所未闻。
前一篇:重要杂文简表
后一篇:缺少选题和答案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