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游戏评选的热潮又起来了——沸沸扬扬的飞利浦杯网络游戏有奖评选成为了众多玩家关注的焦点。事实上,类似的网络游戏评选在中国游戏历史上多如牛毛,并且每次奖项落定之后也都引得众商家有人欢喜有人忧。然而我却不禁要问,究竟以玩家好恶来评选的方式,能不能体现出游戏的品质?如果不能,那么网络游戏评选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这就先了解网络游戏评选的特性。从形式而言,网络游戏评选是不可能由厂商来举办的,道理显而易见。如果一个网络游戏评选由游戏公司来举办,自己公司的游戏是否参加评选?如果参加,那么玩家是否会怀疑公平性暂且不提,厂商自己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而不论游戏公司自己的产品是否参加评选,都存在一个得罪竞争对手的致命因素,并且这个因素是很难改变的。再从效果上来说,一家游戏产品的主页是不具备吸引非本游戏玩家眼球的作用,那么就是说,作为一个游戏公司如果不去借助媒体,他办网络游戏的评选很难达到让所有玩家都来关注的目的。
因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既然这网络游戏评选非由媒体来做主办,那么游戏公司所能起的作用就只是协助。而这正是现在网络游戏评选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众多厂商在遭遇网络游戏评选的时候,倘若表示支持,那么在产生评选结果以后不免只有获得头牌的游戏才能够以新闻或者广告的形式把这份荣誉拿出来炫耀一下,一个点对点的双赢局面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好,但他的问题在于,举办评选的媒体没有得罪其他媒体同道,但是没有获奖的厂商却会瞧着头牌眼红。
但如果厂商不支持媒体的评选却也不行,因为如果你默不作声,那么玩家是认为你支持的,而如果你明确表态不支持某媒体的评选活动,那么就算这家媒体的评选因此受众变小了,但是知名度依然扩大了。可以说,举办网络游戏评选对媒体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对厂商而言,尤其是那些在被通知了甚至没被通知的情况下就被强拉入局却还没获奖的厂商,也只随着同类的评选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对其视而不见。
正应了笑话所说,一个卖书的小贩子给总统寄去一本书,希望他给个评价以作促销用。总统说喜欢,于是小贩宣传这本书“最让总统喜欢的一本书”。而第二次他给总统寄书时总统学了乖,说不喜欢,于是小贩又宣传说“最让总统不喜欢的一本书”。等到第三次的时候总统已经默不做声,而小贩依然可以宣传说“最让总统难以评价的书”。
同时网络游戏评选的历史上,和这笑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媒体炒做案例为数不少。总统之所以会三次各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小贩,除了因为知道小贩的炒做目的以外,其实让总统来评价一本书的好坏本身也是很不公平的。网络游戏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大多数网络游戏评选的定位群体都是已有网络游戏玩家,每个玩家手中只有一票可投,而这一票投给自己正在玩的网络游戏又是绝大多数玩家的最终选择,否则他又为什么要玩这款游戏呢?那么在一定意义上,最佳网络游戏的评选就成为了拥有最多用户的网络游戏的评选。虽然拥有用户的数量多少也能体现出一款网络游戏的品质,但在中国市场上,一款网络游戏的成功更多是来自厂商的运作手段。譬如EQ、魔剑等网络游戏,还没进中国就已经被确定了是世界级大作的精品,却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遭遇惨败,没有大量用户群支持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让他们有机会成为类似网络游戏评选中的冠军呢?
其次,把网络游戏评选可以约等于网络游戏用户数量评选这一观点引深而言,中国已有的全部网络游戏评选都缺乏权威性。作为评选的主要参与者——玩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可能了解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全部网络游戏,他们的所见和所接触,仅仅是其中的一、两款。而当他们面对评选的时候,这个根本因素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准确的评判哪一款游戏的内涵深刻,哪一款游戏画面出众。何况即便是可以了解全部的网络游戏的资深玩家,只要他们依旧处在玩家的身份上,他们也未必具备权威的资格,就象之前说到的笑话,总统或许是可以被称为人中龙凤的,但总统的出色在于他是个政治人物,而不是文学家,他对一本书的评价很多情况下是被利用作为吸引眼球的手段,而不是对文学的探讨。不信随便找个参与了评选的玩家,拉他问问为什么认为某一款游戏好,恐怕得到的答案是“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终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关于这一点,我想这些网络游戏评选都不要求玩家填写投票的理由倒刚好可以做个佐证。
再次,页面形式的评选存在着许多作弊的问题。说是由玩家来评选,但谁又能保证举办方没在票数上做些手脚呢?一款网络游戏的厂商每年给一家媒体投放的广告费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之多,如果在这网站的网络游戏评选过程中名落孙山,其结果必定是之后的广告费被拖欠不给,甚至永远停止了合作。利益的趋势下,不动手脚是不可能的,最后演变成哪家厂商投的广告费多哪家厂商的游戏就能夺魁却也不是不可能的。何况许多网络游戏评选的页面还存在着玩家可以反复投票,甚至用EZ Marco等宏软件挂机刷投票的情况。网络游戏评选,怎么可能反应出一款游戏的真正品质?
我想,举办了这么多网络游戏评选的媒体是绝对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的,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办这种毫无公平性、公正性的评选呢?客观的说,假如网络游戏的厂商需要通过宣传来让玩家知道自己的产品,那么网络游戏的媒体也理所应当的需要宣传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网络游戏评选不同于对是否建立三峡水力发电站的投票。最佳网络游戏的评选改变不了任何已定的事实。如果按照总统对一本书的评价很多情况下是被利用作为吸引眼球的手段的思路,玩家对网络游戏的评选,无疑也是媒体吸引眼球的手段。评选的首要性质就是群众可以自由的参与,厂商支持也好,厂商抵制也罢,想投票玩家还是可以去投票的。而到某一个网站去参与评选的过程中,无形间就让这个网站被玩家所记住。最让媒体拍手称快的是,玩家在评选过程中还会很主动自觉的向其他玩家宣传。这才是网络游戏评选的本质。
这本质合情合理,理所应当,但必须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商业运做手段,网络游戏的评选形式是无可厚非、甚至是极佳的。但是作为媒体和厂商的炒做手段,我以为网络游戏的评选却对玩家起着一个误导的作用。
玩家常常会出于对获奖游戏的好奇而被骗进入那款游戏,最终成为厂商赚钱的工具。就好象忽然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把马路围了个水泄不通,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都会引起人群外过路者的好奇心态。而众人的围观无疑又让这份好奇陡然增加。于是说:“劳驾让一让,里面被撞的那人是我爹”,骗也要骗进去,结果发现撞死的是头驴,惹得一阵嘲笑还算好,但倘若发现撞死的真是自己的爹,怕是还得花份棺材钱。何必呢?
因此,随着类似的网络游戏评选越来越多,我以为玩家应当意识到这种评选已经成为了厂商、媒体宣传产品的手段之一。不去管厂商和媒体的态度,单就玩家而言把这种手段看作一种娱乐,有评选,就去投一票玩玩,有了结果,就看一眼,到此为止。不必鄙视这种市场竞争所必须的手段,但也万不可相信被评选出的网络游戏真的就是何等的精品,更不要听信厂商宣称自己在多少个网络游戏评选中获得了怎样奖项,因此就是好游戏的广告。游戏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玩了才知道。
同时我也的确认为网络游戏的评选形式应当在已有基础上进行一些大的改革,或者说,在宣传的目的之外,应该出现一些真正能够反应出网络游戏品质的评选。但我恐怕这种评选对于那些已知的、有广告业务的网络游戏门户网站而言是不可能的,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刚刚起步的新网络游戏门户网站或者杂志。抛开功利之心,多为玩家做一些有意义的实事、好事,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取得立足之地的方法,同时也是在帮助纯以宣传为目的的评选放烟雾弹,于玩家业界的好处可谓一石二鸟之举。
否则,玩家对于一味的欺骗是迟早要看透的。
这就先了解网络游戏评选的特性。从形式而言,网络游戏评选是不可能由厂商来举办的,道理显而易见。如果一个网络游戏评选由游戏公司来举办,自己公司的游戏是否参加评选?如果参加,那么玩家是否会怀疑公平性暂且不提,厂商自己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而不论游戏公司自己的产品是否参加评选,都存在一个得罪竞争对手的致命因素,并且这个因素是很难改变的。再从效果上来说,一家游戏产品的主页是不具备吸引非本游戏玩家眼球的作用,那么就是说,作为一个游戏公司如果不去借助媒体,他办网络游戏的评选很难达到让所有玩家都来关注的目的。
因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既然这网络游戏评选非由媒体来做主办,那么游戏公司所能起的作用就只是协助。而这正是现在网络游戏评选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众多厂商在遭遇网络游戏评选的时候,倘若表示支持,那么在产生评选结果以后不免只有获得头牌的游戏才能够以新闻或者广告的形式把这份荣誉拿出来炫耀一下,一个点对点的双赢局面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好,但他的问题在于,举办评选的媒体没有得罪其他媒体同道,但是没有获奖的厂商却会瞧着头牌眼红。
但如果厂商不支持媒体的评选却也不行,因为如果你默不作声,那么玩家是认为你支持的,而如果你明确表态不支持某媒体的评选活动,那么就算这家媒体的评选因此受众变小了,但是知名度依然扩大了。可以说,举办网络游戏评选对媒体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对厂商而言,尤其是那些在被通知了甚至没被通知的情况下就被强拉入局却还没获奖的厂商,也只随着同类的评选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对其视而不见。
正应了笑话所说,一个卖书的小贩子给总统寄去一本书,希望他给个评价以作促销用。总统说喜欢,于是小贩宣传这本书“最让总统喜欢的一本书”。而第二次他给总统寄书时总统学了乖,说不喜欢,于是小贩又宣传说“最让总统不喜欢的一本书”。等到第三次的时候总统已经默不做声,而小贩依然可以宣传说“最让总统难以评价的书”。
同时网络游戏评选的历史上,和这笑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媒体炒做案例为数不少。总统之所以会三次各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小贩,除了因为知道小贩的炒做目的以外,其实让总统来评价一本书的好坏本身也是很不公平的。网络游戏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大多数网络游戏评选的定位群体都是已有网络游戏玩家,每个玩家手中只有一票可投,而这一票投给自己正在玩的网络游戏又是绝大多数玩家的最终选择,否则他又为什么要玩这款游戏呢?那么在一定意义上,最佳网络游戏的评选就成为了拥有最多用户的网络游戏的评选。虽然拥有用户的数量多少也能体现出一款网络游戏的品质,但在中国市场上,一款网络游戏的成功更多是来自厂商的运作手段。譬如EQ、魔剑等网络游戏,还没进中国就已经被确定了是世界级大作的精品,却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遭遇惨败,没有大量用户群支持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让他们有机会成为类似网络游戏评选中的冠军呢?
其次,把网络游戏评选可以约等于网络游戏用户数量评选这一观点引深而言,中国已有的全部网络游戏评选都缺乏权威性。作为评选的主要参与者——玩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可能了解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全部网络游戏,他们的所见和所接触,仅仅是其中的一、两款。而当他们面对评选的时候,这个根本因素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准确的评判哪一款游戏的内涵深刻,哪一款游戏画面出众。何况即便是可以了解全部的网络游戏的资深玩家,只要他们依旧处在玩家的身份上,他们也未必具备权威的资格,就象之前说到的笑话,总统或许是可以被称为人中龙凤的,但总统的出色在于他是个政治人物,而不是文学家,他对一本书的评价很多情况下是被利用作为吸引眼球的手段,而不是对文学的探讨。不信随便找个参与了评选的玩家,拉他问问为什么认为某一款游戏好,恐怕得到的答案是“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终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关于这一点,我想这些网络游戏评选都不要求玩家填写投票的理由倒刚好可以做个佐证。
再次,页面形式的评选存在着许多作弊的问题。说是由玩家来评选,但谁又能保证举办方没在票数上做些手脚呢?一款网络游戏的厂商每年给一家媒体投放的广告费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之多,如果在这网站的网络游戏评选过程中名落孙山,其结果必定是之后的广告费被拖欠不给,甚至永远停止了合作。利益的趋势下,不动手脚是不可能的,最后演变成哪家厂商投的广告费多哪家厂商的游戏就能夺魁却也不是不可能的。何况许多网络游戏评选的页面还存在着玩家可以反复投票,甚至用EZ Marco等宏软件挂机刷投票的情况。网络游戏评选,怎么可能反应出一款游戏的真正品质?
我想,举办了这么多网络游戏评选的媒体是绝对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的,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办这种毫无公平性、公正性的评选呢?客观的说,假如网络游戏的厂商需要通过宣传来让玩家知道自己的产品,那么网络游戏的媒体也理所应当的需要宣传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网络游戏评选不同于对是否建立三峡水力发电站的投票。最佳网络游戏的评选改变不了任何已定的事实。如果按照总统对一本书的评价很多情况下是被利用作为吸引眼球的手段的思路,玩家对网络游戏的评选,无疑也是媒体吸引眼球的手段。评选的首要性质就是群众可以自由的参与,厂商支持也好,厂商抵制也罢,想投票玩家还是可以去投票的。而到某一个网站去参与评选的过程中,无形间就让这个网站被玩家所记住。最让媒体拍手称快的是,玩家在评选过程中还会很主动自觉的向其他玩家宣传。这才是网络游戏评选的本质。
这本质合情合理,理所应当,但必须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商业运做手段,网络游戏的评选形式是无可厚非、甚至是极佳的。但是作为媒体和厂商的炒做手段,我以为网络游戏的评选却对玩家起着一个误导的作用。
玩家常常会出于对获奖游戏的好奇而被骗进入那款游戏,最终成为厂商赚钱的工具。就好象忽然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把马路围了个水泄不通,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都会引起人群外过路者的好奇心态。而众人的围观无疑又让这份好奇陡然增加。于是说:“劳驾让一让,里面被撞的那人是我爹”,骗也要骗进去,结果发现撞死的是头驴,惹得一阵嘲笑还算好,但倘若发现撞死的真是自己的爹,怕是还得花份棺材钱。何必呢?
因此,随着类似的网络游戏评选越来越多,我以为玩家应当意识到这种评选已经成为了厂商、媒体宣传产品的手段之一。不去管厂商和媒体的态度,单就玩家而言把这种手段看作一种娱乐,有评选,就去投一票玩玩,有了结果,就看一眼,到此为止。不必鄙视这种市场竞争所必须的手段,但也万不可相信被评选出的网络游戏真的就是何等的精品,更不要听信厂商宣称自己在多少个网络游戏评选中获得了怎样奖项,因此就是好游戏的广告。游戏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玩了才知道。
同时我也的确认为网络游戏的评选形式应当在已有基础上进行一些大的改革,或者说,在宣传的目的之外,应该出现一些真正能够反应出网络游戏品质的评选。但我恐怕这种评选对于那些已知的、有广告业务的网络游戏门户网站而言是不可能的,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刚刚起步的新网络游戏门户网站或者杂志。抛开功利之心,多为玩家做一些有意义的实事、好事,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取得立足之地的方法,同时也是在帮助纯以宣传为目的的评选放烟雾弹,于玩家业界的好处可谓一石二鸟之举。
否则,玩家对于一味的欺骗是迟早要看透的。
前一篇:我印象中的Itaxidriver
后一篇:谎言归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