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击笑三少

(2006-03-31 14:53:39)
目击笑三少
——另类游戏人

题记*另类游戏人

那么多媒体做了那么多期关于游戏人的专题,可是当我想到介绍一下笑三少这个人的时候,却仍然有些犯难,因为他和以往意义上的游戏人有所不同:他既不是科班出身的,也不在什么名牌游戏公司,并且,他很年轻,今年4月的时候才刚刚满20岁。

这就是说,我无法从以往的专题中获得一些参考,我只能静静的听着他倾诉他的过去和他的现在,适当的时候再问一问他对自己未来的看法。是为《另类游戏人》

笑三少个人档案:

姓名:唐拓石
年龄:20
现担任职务:上海创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运营游戏:《神泪》)
其他身份:业余撰稿子人,曾用笔名“笑三少,剩下的石头,HIStory,汉堡包”。

图注:笑三少正坐在他的工位上

一、 朝花夕拾

借用鲁迅先生的书名做为笑三少回忆过去的开始怕是再合适不过,初、高中时代的笑三少只读鲁迅全集而不读课本,他说虽然这让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倒数,但为他在后来做撰稿人的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至今生活在上海的笑三少还时常去鲁迅公园给先生磕头谢恩。于是我问起笑三少,怎么会想到做一名撰稿人?是抱着投身游戏业的目的么?他笑着说:“纯粹的机缘巧合罢了,那时候我的梦想是做一名职业选手。”

于是我们把目光聚焦到1998年,《星际争霸》正如火如荼的燃烧在祖国大陆的那段时间,当时笑三少刚刚上高中,大量来自国外的《星际》文字战报和国外高手介绍,职业化展望的文章一直吸引着笑三少,于是逃课去网吧练习游戏成了他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其他同学背着书包走进校门的时候,总能看见他刚把书包放到座位上,挨着班的叫人一起逃课去网吧。只要游戏打得好,就可以被游戏公司招聘为职业选手,这是那时候不少迷恋游戏的学生一致认同的观点。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2000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玩家已经开始醒悟,国内的游戏职业化短期内是不可能成型的,于是笑三少周围的许多朋友,同学都开始回到学校继续他们的课本生涯。只有他在那一年辍了学,继续泡在网吧打游戏。

我不解的问:“那么那个时候,你就没想过自己也要回学校读书么?”
他说:“当然想过,我曾经去中关村一些小店铺面试,当别人听到我只有初中学历的时候摇一下头就不再理我了,所以辍学后不久我就很清楚的知道了学历的重要性,于是又要家里出钱供我去上民办大学。可是交了学费没几天,我就迷上了UO,于是又辍学了。”
我追问道:“你既然已经意识到了学历的重要性,为什么还要再一次辍学?”
他想了一下,然后很无奈的告诉我:“没办法,网络游戏的魅力太大,我无法抵抗,或者可以这样理解,我本就不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
“那么,对于你两次辍学,还要家里出钱,家里人一定很反对你打游戏吧?”其实这是一个明知故问的问题。
“是啊,我被家里赶了出去,寄住在朋友家。还好朋友的父母对我很好,帮我熬过了那段时间,不过回想起来自己真是不争气,天天在朋友家还是继续打UO。不过,我写稿子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我跟着他一起走进了那段回忆:当时国内UO正在最鼎盛的时候,而他在一个很有名的UO站里做了PK头子,论坛成了许多被他打落马下的人谩骂攻击他的场所,而他则象在游戏里以寡敌众一样,在论坛里一个人和许多人对骂,一些骂不过他的人讽刺他说:“真有本事写小说去啊,别在论坛里耍嘴皮子。”于是笑三少就跑到当时国内最大的UO资料站ChinaUO的文化论坛里发表了大量抨击国内玩家素质的杂文和他在游戏里的故事,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通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另一位资深游戏撰稿人可爱多,并进入了一个业内作者和编辑聚集的论坛。可以说那是笑三少成为撰稿人的开始,在那里他遇到了前《电脑商情报之游戏天地》的执行主编纯银,并通过一篇《网络游戏在中国》成为了纯银旗下的作者。

笑三少说:“其实那时候我一口气给纯银发了二十几篇杂文和故事。不过发表的只有6,7篇。对纯银来说,他当时似乎觉得那些文章不太可能是我写的,因为当时我才17岁,发给他的东西风格全都不一样,不象同一个人写出来的,而对我来说,纯银的指导和帮助就象一根救命草。”不过那时候他对撰稿人这个行业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譬如很多时候他会担心,写完这一篇稿子,下一篇我写什么呢?并且那时候他认为撰稿人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甚至许多时候他经常对向他约稿的编辑说:“我可以不要稿费,只要你让我写些心里话就行。”他想写的,是一些抨击中国游戏业缺点和丑陋的文字。

“但是编辑不允许。”他说,“那时候我哪里知道媒体和厂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媒体不可能发那种严重损害厂商利益的文字。不过也幸亏当时没有写,因为当时我对整个游戏业的认识等于零,写出来肯定别人笑死,更重要的是,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运营一款游戏有多难,做‘记忆大陆’UO站的时候我才勉强能体会到为一款游戏负责的辛苦。”那是2001年下半年的时候,笑三少在湖南国际电视传播有限公司任职,利用公司的服务器架设了一个名叫“记忆大陆”的UO站。并在《电脑商情报之游戏天地》对UO站每两周的变故进行连载性质的持续报道——那篇名叫《秩序下的嘲弄》的连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我问笑三少:“你是那个时候出名的吧?”
他说:“是的,不过那是我没想到的事情,当时我只是想建个没有作弊的UO站,大家玩的开心,自己也玩的开心,可是我不懂技术,管理经验又欠缺,经常受到许多黑客的攻击,最后也UO站也做失败了。”
“那么你一定觉得很遗憾吧?”我安慰说:“如果让你再重新做一个UO站,也许你会做得更好。”
他则很肯定的回答:“不,没有可能,记忆大陆给我的启示就是,不可以相信大多数玩家会在游戏里自觉的遵守规定,并且任何处罚对他们都是没有约束力的。”
“那么在这之后你有什么改变么?”
“有,很大。”他说,“第一是在玩家对我失望的同时,我也深深的对玩家感到失望,第二是我进了游戏厂商,视野比以前开阔了,同时所站的立场也不同了。所以那之后,我写的杂文由攻击厂商转为攻击玩家。”

二、 另类游戏人不另类

图注:笑三少在周庄

笑三少一共进过3家专业游戏厂商,宇智科通,亚联,和上海创驰软件。而前文笑三少转变的时候,他正在亚联游戏做产品助理,负责几乎全部《战场》的枪稿和软文。

我问笑三少:“你去过的这些厂商,都是自己去求职的么?”
他说:“不是,去宇智科通是个很偶然的机会,一起在网吧打游戏的朋友在那家公司做客服,就把无业的我也叫了过去一起做客服,月薪是800。干了一个月后我被提升为产品助理,月薪长到1100。后来那家公司运营失败,我就去了长沙。从长沙回来以后我很需要一份工作,正好我认识亚联的副总,他希望我帮他写软文,让我去他们市场部工作,可是他们市场总监不同意,说我太小并且没有经验。于是我又做了一个星期1000月薪的客服,然后被调到项目部做产品助理,并第一次拿到2000块的月薪。”

笑三少自己认为在亚联那一个多月的时间是他工作生涯中最苦最累的一段日子,他说:“有人说写文章象挤牛奶,这话一点不错。很少有人可以体会到在游戏公司做文案的痛苦,有灵感的时候你要写,没灵感的时候你也要写。一个月光软文至少要写4万多字,虽然没人要求你每天要写几个小时,但是在杂志截稿之前你必须把这些东西写完。而最让人头疼的是,有时候同一个观点,譬如说一款游戏的画面华丽,围绕这个宣传点你要写4篇2500字的文章,每篇文章的内容不能重复哪怕是雷同。绝对的绞尽脑汁。”

可是我注意到,常见的游戏媒体上并未见过笔名为笑三少写的枪稿或者软文,笑三少解释说“剩下的石头”和“HIStory”是他写软文或者枪稿子用的笔名,要知道枪稿和软文是运营游戏所必须的一种商业行为,笑三少这个名字代表的是他自己,他不想,也不能把我自己牵扯到商业行为中去——尽管商业行为没有对错。”

“那么‘汉堡包’这个笔名呢?”我问。
他说:“我在刚开始到创驰软件做产品经理的时候就决定写一份东西,尽可能多的介绍我在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上的所见以及所做,让玩家和厂商之间多一些相互理解。连载的名字叫《汉堡包的大史记》,所以当时就用了汉堡包这个笔名。”

笑三少离开亚联,到上海就任产品经理的过程,或许我可以直接摘抄他《汉堡包的大史记》中的记录:大约在六个月以前,那时我还是一家游戏公司的普通市场职员。不知道是因为上帝吃错了药,还是我们公司的营运总监认错了人,她居然走到面前问我:“你之前拿过最高的月薪是多少?”当时我正叼着烟站在楼道里,本来我以为她是来质问我为何胆敢在公司抽烟的。所以我慌慌张张地把烟藏在身后,背着手紧张地随便说了一个数字,她马上回答我:“给你月薪翻一倍,做游戏公司的产品经理,满意么?”

在旁人眼里,至少在我眼里,年仅19岁的笑三少获得了一倍于以往的月薪,并坐上了部门经理的职位,应该说是足以羡煞旁人的事。在创驰软件运营神泪的过程中,笑三少先后策划了“玩家点秋香”、“神泪服务月”、“激情燃烧的岁月”等许多优秀宣传方案,并且参与执行了“神泪中的编辑部”,“韩国之行全面报道”等活动。

而笑三少自己则评价说,许多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其实是大家开会一起讨论出来的结果,他认为自己在目前的职位上学到的东西远比做的东西多。“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他说,“这意味着我是一个很不尽职的产品经理。在我学习的过程中就肯定有许多人分担了我的许多工作,确切的说,我享受着产品经理的薪水和待遇,但只做了产品经理的一部分事情。”

我问笑三少:“你认为你从一个玩家,一步一步的走到产品经理的位置上,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笑三少想了很久,说:“这个似乎不是一个能够总结或者概括出来的东西,原因有很多,运气是最主要的,其实全国经历和我类似的同龄人有很多,我认识的就不少,他们差的只是一些运气,一些朋友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一下也是必要的。当然,能够认识一些帮得上自己的朋友也是种运气。”
“那么类似你这种从玩家出身的游戏人,如果不认识这些朋友,是不是就很难进入业内?”我问。
“未必吧。”他不很肯定的说,“但难上许多倍是一定的,一个没有学历的玩家,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度为零,凭什么会有人肯教你,并相信你能够胜任业内的某个职位呢?从玩家进入厂商的这条路本来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

“所以我才把你算做另类游戏人。”我说,“那么你对游戏业内的从业者,和你相同的人,和与你不同的人,又有什么看法呢?”

笑三少说:“象我这样的人在业内不止一个,应该谈不上另类游戏人。相反我倒觉得科班出身的一些人未必能算游戏人,至少他们远没有我们了解游戏。但是这个行业里需要两种游戏人的综合,我们对游戏的了解可以让我们提出更让玩家喜欢的活动策划以及更具有效果的宣传手法,而科班出身的游戏人则可以用很系统、科学化的模式把这些策划实现出来。”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笑三少,以及和笑三少有着同样经历的游戏人,他们所走的道路都充满着坎坷,因此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和机遇。笑三少的言谈里似乎不是很赞扬自己所走的道路,一如他自己所说,这些多半是运气所至。但是又有谁能说这些年轻人中的另类群体没有为了抓住机会而付出努力呢?

三、 福兮?祸兮?另类游戏人的明天

图注:笑三少(左)和纯银(右)合影

在我刚联系到笑三少的时候,他笑着跟我说:“已经有很久没人叫自己的本名了。”他说这话大概有两层含义,一是游戏人的生活富裕了他新的生命,二是他已经因为游戏而失去了自己。在许多人眼里,游戏人和足球运动员一样,后者用足球来诠释生命,而前者则用游戏来人生。

笑三少不太同意我的看法,他说“游戏人生”曾经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但现在看来那根本不可能。一个足球运动员踢几年球就可以积攒下足够自己一生所用的钱,而游戏人做不到这一点。归结起来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游戏业依旧处于边缘行列,他不被主流社会群体所认可,并且这个边缘行业现在自身的发展状况也并不很理想。

笑三少说:“在游戏业的工作经验拿到传统行业去,根本没有人认可。那感觉就象当初我拿着初中毕业证去中关村找工作的感觉一样。纯银曾经对我说,游戏业内之所以存在着不少由玩家出身的从业者,是因为许多人才不愿意加盟这个行业。那么如果有一天这些人都加盟进来了呢?在那之前象我这样的人肯定需要充电,否则就要面对被淘汰的危险。何况就我现在所面临的处境也是危机四伏,我19岁坐到产品经理的位置,那么在至少5年内我没有可能会走到更高的位置。当有一天我要换公司的时候,我还会很幸运的再做部门经理么?即便能,让我永远只停留在一个岗位上,我想自己也不会再有进步。”

我劝慰笑三少说不必如此悲观,但他坚持认为人必须要有危机意识。笑三少从亚联辞职以后,一直都专心的在产品经理的位置上努力工作,写的稿子远没有以前多了。一来是他半开玩笑的说在亚联写稿的日子把他的脑子写得僵化了,二来是由于进了业内,不深入玩家群体,所能了解到玩家的想法也少了。

不过他说最近一段他又重新开始为各游戏公司写软文,以及为一些媒体写杂文或者评论。原因是他在运营产品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许多新的东西,并且渴望把这些东西通过文字尽可能多的告诉玩家,就象当初他谩骂厂商的文章,其实是在表达玩家的想法一样。

笑三少告诉过我,他在未来某一天可能会回到学校去上学,他说他既然可以两次辍学,那么文凭对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他必须通过学校获取许多他欠缺的知识。我问他,他这样说,是否表示他认为游戏业不是一个可以从事一辈子的行业。他回答游戏业可以从事一辈子,如果这个行业不是泡沫的话,但正如几年前的IT热,现在谁也无法论证游戏业究竟是否是泡沫,学习那些专业知识的意义在于给自己找一棵救命草,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不可能一辈子都爱玩电脑游戏。

我问笑三少:“那么如果我说,你所走过的道路,是从热爱游戏,到渴望投入这个行业之中,然后发现了这个行业的不足,最后在奋斗的同时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是否正确?”
他不否认这一点。
于是我继续追问:“那么你对这个行业的现状有什么看法呢?”
他说:“大家都在已有的市场里恶性竞争,没有人去开拓市场。和我玩UO时候看到中国一百多家UO站的相互竞争场面差不多,手法也差不多。我一贯的看法是,每一家厂商在恶意攻击别人的时候,都会遭受到同样的还击,唯一能让所有厂商联合起来的时候,就是有人指出这个缺点的时候。”

在笑三少回答完这个问题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想不出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问下去,思路一直停留在他的回答上。在结束采访时,我才又问了两个无关紧要的话题,一个是问他现在还玩不玩游戏了,他说是的,还玩,譬如《魔兽争霸III》,《毁灭之王》,他说现在打游戏已经远没有当初的那份激情了,只是作为打发时间的消遣项目之一。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一次,他是否还会投身到游戏业中来。这是从我开始和他聊天以来,唯一一个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我只能,祝笑三少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