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要用鲜活的呼吸歌唱(杨宝琼诗歌评述)

(2007-12-12 15:51:53)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评论

 

 

 

近年来,永胜县委宣传部出现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现象,永胜县从事文学创作的文化人,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这里,宣传文化系统开展的各种活动,往往是永胜县文化创作者交流切磋的载体和平台,使得一个又一个文艺创作者不断地成长起来,在市内外文艺报刊上频频亮相。在永胜文学界,杨宝琼是永胜文化人当中不可多得的文艺创作多面手,她的诗歌、散文在永胜文学界独树一帜,而她的国画也以清晰、细腻见长,是永胜县年轻一代画家中的佼佼者。

杨宝琼的诗歌创作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永胜诗人杨学韬创办《三川》文学报时候,尚在永胜县梁官中学就读的杨宝琼就是其中的成员之一,经常在上面发表诗歌作品。她在丽江民族师范读书的时候,随着知识见长,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较多,加之丽江民族师范又是丽江地区人文荟萃,英才聚集的地方,使得她的诗歌创作得到了激发与提升,并凭借她深厚的创作功底和强劲的实力,在丽江民族师范学生文学队伍中脱颖而出,担任三角帆文学社社长。在此期间,杨宝琼在《丽江报》、《玉龙山》、《永胜报》等报刊上刊发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散文《姐姐》获全国二等奖,其美术作品选送日本、云南省美协参展,篆刻作品选送在北京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邀请展,还在县市多次展览并获得了各种奖项。

丽江师范毕业后,杨宝琼被分配到光华乡希望小学任教,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丰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给杨宝琼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创作视野,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性和厚重感。在此期间,杨宝琼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同时也使她成了永胜县乃至丽江诗歌界一股正在崛起的新锐力量,常有力作问世。经过农村基层生活的历练,使杨宝琼调到永胜县城新闻宣传单位工作后,在与永胜文学界同仁的交流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作品,她的诗歌创作出现了又一次质的飞跃,完成了由一个诗歌爱好者向诗歌创作者过渡的质变。从此,她的诗歌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永胜继海男、赵晓梅之后又一位颇具实力的女诗人。

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有机会阅读了杨宝琼近年来新创作的绝大部分诗歌作品,在此,聊作粗略梳理。

诗歌创作往往存在两种向度,一是向内,以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哲学思考,情感抒发为载体,在展示诗人心灵的同时展示诗歌在语言、文本、思想等方面的美感。二是向外,以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生活、重大事件、名山大川等外部世界的纪录、参与、干预为载体,表达诗人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相比之下,杨宝琼的诗歌独特之处,在于她选择了一条融合并收,各取所长的路子,既对诗人所在的生活环境给予高度的关注,保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倾注了自己真实、贴近的个人情感。因而,她的诗歌作品里既能看到客观现实的关注,又能感受到诗人真情实感的抒发。她的《梨花》:“洁白的心事/渴望飘雪的舞蹈/自由而又灵动/纷纷扬扬/开启晶莹剔透的梦想/氤氲一种比歌声更动听的/芬芳/月光,飞翔的天使/给梨花披上透明的翅羽//缥缈的裙裾/让想象泊在童话世界里/随意的徜徉/而你不经意绽满枝头的/洁白微笑/没有尘染/刹那芬芳了/我欲说还休的/相思”,这是一首状物的诗,但是杨宝琼却并没有在“梨花”这一具象上花费过多的笔墨,而是着眼于“洁白的心事”,“让想象在童话的世界里”,阐发“欲说还休的相思”,从而使“梨花”具有了更深的意味。又如《三月》:“梅影开始了摇曳/无声无息//受难的灵魂相拥在花瓣唏嘘/静静聆听星月的呓语/触痛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位//故事总是突然开始/唤醒沉默的歌谣/水一样澄澈流淌的/是我的前世还是你的来生//我该以怎样的轻盈/才能穿过那道稀疏的梅林/步入你的内心/于淡蓝雾起时节/临空在你的视线中飞翔//洁白的花簇/风一般飘举/照亮时光上漂泊的梦/瓣瓣清香剔透的/是起初的茂盛还是终结的凋零//梅影里藏匿神秘的箴言/清苦而芬芳/不动声色叩击/在生命的堤岸发出寂静的回响//三月/梅花落了/清泪一地/谁能把花香还给凋谢/谁能与错过共渡今世//想起三月/一个忘不掉春天的人/注定是一只忧伤的蝴蝶/”,在这首诗中,外在的景物与内在的情结,叙事与抒情,实现了恰当、适度、疏密有致的融合,使得春天的通过诗人的私人视角被再现出来,做到了不可复制的个性化凸现。在杨宝琼的诗歌中,即便是从《他留坟林》,《稻草垛》,这样指向性很强的诗作,她也能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个性特征来,并以此为基础,呈现诗人自己的情感与思虑,有效地摆脱了就事论事,睹物状物的陈规俗套。

杨宝琼的诗歌,体现了传统美感与现代审美的有效结合。从她的诗歌里可以感受到一种浓烈的传统诗词(比如李清照、温庭均、陆游等婉约诗词)的典雅、清幽、恬淡,读来如沐春风、如临秋阳,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同时,她的诗歌吸取了现代诗歌,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的当代诗歌意象集中、结构紧凑、空间感强烈、层次跳跃的特征,具有现代诗的明显特点,如《花开》:“绽开。绽开/瓷器清脆碎裂/冰凌晶莹坠落/成片成片的花朵开放/声音在时间之上/暗藏美丽和杀机//花朵开始走动/整整一个春天的花朵/酝酿一场阴谋/灿烂而诡秘的微笑/隐匿在芬芳之中/弥漫了鸟的飞翔//更多的事物选择了沉默/就像更多的花选择了春天/让现实的利刃剖裂蓓蕾/疼痛安之若素/深入骨髓//内敛的冷艳包围着花朵/清扫悬浮的尘埃/花蕊内部燃烧起火焰/而花瓣已独自带着精美的修辞离开/原来疼痛也可以燃烧/也可以像雾一样飘逸/沿着月光向上伸展//从花开一直等到花落/花朵目睹了花朵的隐秘/眼里盈满了另一种光芒/看不到哭泣,看不到悲伤/看不透生与死/美丽以美丽的方式呈现/避开语言的蓝色冰刃/耗尽全部时光/花朵仍旧奔走密谋美计”,这首诗选择了一个瞬间的意象,呈现的却是一种生存哲学和生命价值的思考,体现了一种不动声色的撕裂感和伤痛感受,密集的意象,通过“绽开”、“杀机”、“阴谋”、“诡秘”、“利刃”、“冷艳”、“生与死”、“蓝色冰刀”等独特的词语,铺开了意象的阵群,展示了一种意料之外的美感。而《春夜,与雨有关》这首诗把传统诗词审美理念有效地融入其中,“春夜”,“泊”、“笙歌”、“掩藏”、“清音盈室”“月光”“飞翔”“梦”等意象,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数千年前的场景与情愫。同时,我们在杨宝琼的诗歌里还可以看到大量的古典诗歌的影子,这也见证了她在传统文化中的浸润,造就了她扎实的文学功底,也是一个文学创作者看得深、走得远的前提和基础。

诗歌、美术、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杨宝琼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在诗歌和美术创作上有扎实的功底,在音乐鉴赏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这种独特性导致了她的艺术表达具备了他人难以比拟的优势,可以做到三者的相融和互补。单从杨宝琼的诗歌来看,很多诗作的句子处理,词语搭配充满了乐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具有明显的听觉美感。因此,她的大多数可以朗诵、吟咏,如《春天》、《盲鱼》、《火神》等。同时,杨宝琼的诗歌意象,有着了强烈的画面感,通过诗句的铺垫,词语的连接,做到了诗中有画,使得阅读她的诗歌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展开想象,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精致、唯美的画面来,比如《稻草垛》、《忧伤的月亮》、《罂粟花》、《景殇》等。

杨宝琼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从事新闻业务和党政机关办公室工作,使得她在公务活动中花费了大多的时间和精力,诗歌创作只能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抽时间写,这样的窘迫导致了她不可能创作出足够数量的诗作来,在风格、题材上就缺乏各样性,这就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语言和选题的重复。因此,杨宝琼的诗歌创作只要坚持发展她扎实的传统文学功底,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不断拓展艺术视野,一定会实现新的突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