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承载者——蛋白质(原创)

(2013-05-04 20:51:20)
标签:

健康

生命的承载者——蛋白质

 

我们都知道人体每日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甚至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分量更重更是我们生命的承载者。

但凡提及饮食我们一定会说饮食要均衡,粗细搭配,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良好饮食习惯,随喜好偏食的人大有人在,久而久之一定会在身体健康方面体现出问题,影响生命品质。特别是蛋白质缺乏的身体更会备受折磨,所以我今天要重点了解一下蛋白质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以及食疗方法,以期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蛋白质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物质,在原子结构上,它是由:碳(50%~55)、氢(6.7%~7.3)、氧(19%~24)、氮(13%~19)及硫(O%~4)等组成。蛋白质中大约有20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帮助蛋白质构建肌肉、器官、头发、皮肤、指甲和血液。其中8种是必需氨基酸只要来源于食物(不能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从这里可以看出,蛋白质是合成氨基酸的物质基础。

消化吸收的过程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经由口腔摄入—食道传递到达消化后进入小肠,在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氨基酸而被吸收到血液和淋巴细胞中,供给人体全身消耗和生长所需。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的后果:

一、构成和修复组织。这个是很关键的作用,我们的组织是由细胞的构成的,所以说细胞的构成和修复都是和蛋白质息息相关的,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这些在我们的生命中跟随机体无时不刻都在生长、衰老再生长,他们的这些蜕变和更新都需要每天摄入蛋白质来提供营养。一旦不能满足代谢所需便会出现身体不适,影响健康。

二、调节生理功能。接着上面的红细胞说,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进行更新。如果红细胞的营养物质供应不济,合成出现问题,导致红细胞生成迟缓或不能合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出现疾病,严重的情况引发更多的症状。

三、提供热量(1克蛋白质产热4千卡): 每天我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和生长发育都需要热量的供给。可以说是在保持我们的体温。

重视蛋白质的摄入,怎样才能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以下的介绍请大家记住这些食品。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鸡蛋、牛奶、豆腐、酸奶、鱼、奶酪、烤牛肉、烤鸡、肉酱、香肠、熏肉、火腿、咸牛肉、大麦、糙米、燕麦、黑麦、小麦、蘑菇、香蕉和小扁豆。

即便我们知道蛋白质的重要性,但也要适量。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体不贮存蛋白质,所以必须将过多的蛋白质脱氨分解,氨则由尿排出体外。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从而加重了肾脏的负担,若肾功能本来不好,则危险就更大。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也会造成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这样可加速骨骼中钙的丢失,易产生骨质疏松。蛋白质的酸性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肾的负担,造成肝和肾的肥大并容易疲劳。大量 的蛋白质会导致机体脱水,脱钙,痛风。高蛋白对水和无机盐代谢不利,有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结石和便秘。

所以我们要把握好量,让蛋白质充分地为我们身体所用,而不至于造成负担,适得其反。

那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多少才是合理的呢?如何计算每日需要蛋白质?

这里是一个简单方法,可以计算出自己每日需要的蛋白质摄入量,它涉及三个步骤。

1.     计算出体重(公斤)。

2.     用体重乘以0.8-1.8。其结果就是你每日建议的蛋白质摄入量。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决定0.8-1.8之间的数值。如果健康状况良好,而且生活没有太大压力,应该选择较低的数值,如0.8。但如果压力很大,就应该选择高值。孕妇或从事极端体力活动的人,以及从疾病中恢复的病人也应该选择高值来计算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3.     查看食品的含量表,可以大概了解每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吃的具体食物的量。(表附后)

综上所述,寄希望于大家能重视蛋白质的食用,并科学摄入,充满活力,头脑灵活,健康而长寿!

http://s2/mw690/3f49fee8t7c63c8bbdff1&690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营养学基础》

2.  百度文库:《每日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是多少?》

3.  营养师王爱匣的博客:《蛋白质摄入过多的危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