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祠之对越牌坊

(2006-03-08 14:55:53)
分类: 云游散记(原创游记)

明代书法家晋祠附近东庄高应元为治其母偏头疼顽症,到吕祖爷面前求签。所求签上写有“添砖加瓦”四个字,意为应在晋祠内建造点什么,方能消灾去病。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少了牌坊。因此,决定在祠内建一牌坊。计划中的牌坊比较小巧,但动工后不久母亲的头疼病就好了。因此高应元更改计划改建成如今这座高大的牌坊,取名“对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这就是有“雄伟之笔”美誉的晋祠三大名匾之一的“对越”二字。

    “对越”一词源出于《诗经》,原义是报答宣扬祖先功德,用在这里寓意报答宣扬母德高尚,母亲在这儿既指唐叔虞之母邑姜,又指高应元之母。

    对越牌坊造型优美,结构辉煌,雕刻玲珑,彩绘鲜艳。牌坊两侧的钟楼和鼓楼,恰似牌坊的两翼,使中轴线的建筑不显得孤寂,并且为之增色不少。钟鼓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同时铸造的还有一高2,外经1多,壁厚16厘米,重达9999斤的大钟,名为“九九钟”。据说中国古代寺庙建钟鼓楼始于南北朝。寺庙内的钟鼓敲击是有着严格的讲究的:早晨先敲钟后击鼓;日落先击鼓后敲钟,因此就有了寺庙晨钟暮鼓之说。当我问起过路方杖为何钟要铸9999斤时,老方杖笑着答道:“所有寺庙里的钟大多很大,但却不会达到万斤,这主要是因为避讳皇帝,皇帝称万岁,钟的重量绝对不能达到万斤。”看来佛也真的仅仅是人们心目中臆造的泥胎木偶了,连庙里方杖都觉得不能犯皇上的讳而昧着良心去糊弄佛,那些虔诚的善男信女还能求佛保佑什么呢?再作另一种思考,觉得古人比现代人还是要诚实的多,若真有人冒皇上之讳铸上个上万斤的钟,那皇帝老儿还真能到现场掂量掂量不成!

2004.8.9于太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晋祠之会仙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