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2017-04-13 21:00:01)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色本票史

秦兵马俑变奏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文/朱文杰

 

“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凭借的就是一支让人闻之丧胆的虎狼之师,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常胜之旅,一支以关陇壮士为主,由战车铁骑,步卒甲兵组成的秦国大军。

而这支秦军却在2千多年后的20世纪1974年复活了,这就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陵的陪葬坑, 秦始皇陵兵马俑距秦陵1.5公里,可以说,是世界最大、最壮观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位于距西安市36.5公里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

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令全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

秦兵马俑,即以烧制的兵马陶俑代替真人真马为秦始皇的殉葬品。但他却以摸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展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不可战胜的宏大场面和威猛气势。崇尚写实、手法严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点,其艺术性之高超,位居古今中外雕塑史上的颠峰地位。有外宾评价:“这些艺术珍品,达到了非凡的水平,表现中国人一贯的超人的才能,全人类都将在这里受到鼓舞。”

秦兵马俑有三个俑坑,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俑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约出土八千多件秦俑。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1974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挖出了一些秦俑残块,装车送到了当时的临潼县博物馆。笔者曾在2011614日参观过新建的临潼博物馆,目睹了该馆所收藏的这一批最早出土,已修复的兵马俑,好像是四兵一马,被称为秦俑出土的先遣队。这可能是秦兵马俑博物馆以外唯一收藏有秦俑的地方了。

三个俑坑中,一号俑坑最大,出土约6000多件兵马俑,其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人在神情上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地域性——很多秦俑的相貌特征与现代的陕西人十分接近。

我曾被特许下到一号坑,与前排的这些手持弓驽,背负箭囊,担任前锋的武士俑,我的陕西乡党们亲蜜接触、並肩而立。身后是浩浩荡荡,紧随着的身穿铠甲的几千名步兵,间杂着驷马战车,排成四十路纵队从十几条坑道里涌出……,当时的我感觉是毛发直竖,浑身发冷,血涌脸颊,那强烈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

一号坑还发现了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有的兵器迄今仍寒光闪闪,是世界冶金史上的一大奇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是均有差异的千人千面;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号俑坑最为壮观,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有兵马俑约1400余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这2000多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

三号俑坑最小,却是统帅三军总指挥部。也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三号坑是三个坑中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唯一,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兵马俑千人千面、千人千色的猜测在这里得到进一步证实。

说到彩绘俑,二号坑跪射俑的方阵中出土了一件罕见的绿脸彩绘陶制跪射俑,这个俑除了白睛黑珠和黑色的头发之外,脸部全是被石绿颜料涂成,和其他肉红色或粉白色面孔的秦俑完全相异。为何他的脸是绿色的?有人猜测,他可能是军中傩,是在远古军队中主持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的人,简单地说就是军中的巫师。又有人猜测,这绿脸是古代的一种图腾。还有人猜测,绿脸肯定象征这个陶俑与众不同,是不是个少数民族呢?而专家分析倾向于这个绿脸陶俑所代表的弓弩步兵在军队中有着很特殊的身份。当然,这个埋藏了2200多年的秘密,要打开,可能是天方夜谭啦!

现在的秦俑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三个俑坑,但在二号坑和三号坑之间,还有一个废弃的坑,是否兵马俑坑阵还沒有建完呢?从完整的军阵布局看,一、二号坑和废坑组成“三军”, 三号坑为中军指挥部,才更合理。还有专家认为应有五个俑坑,因为秦俑坑是按八阵的第一方阵设计的。方阵是一种进攻型的军阵;按前、后、左、右、中五个方位配置兵力。这也似乎很有说服力,但考虑到陵前布置的应当是以防卫组成的秦代禁卫军,表现的是严阵以待,又好像不完全有道理,怎么去看呢?这一切已成千古之谜。

 究竟是谁焚烧了兵俑?考古学界的主流意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嫌疑最大。据记载,项羽大军驻扎地和设鸿门宴的地点据此仅有五公里,《史记.陈涉世家》中有:“天下苦秦久矣”的记载,残暴之君的秦始皇惹得天下仇恨,因而咸阳秦王宫和秦陵地面设施被焚烧,就很自然了。

而秦兵马俑阵是劳动者创造的,和评价暴君或千古一帝是两回事。但其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巧奇天工的高超技艺,向人们展示了古代东方文化的无比灿烂辉煌,让你置身其中,会感受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确对的空前绝后,世无所匹。

中国人民邮政于1983630日发行了T.88《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分别是(4---1)“群俑;(4-2 陶俑;(4-3 兵马俑;(4-4兵马俑坑。外加一枚小型张“牵马俑”,和一本小本票。而小本票设计很不一般,除第一次在小本票放有一枚小型张外,还有秦始皇陵墓碑和秦始皇像,而把皇帝像印在邮品上,应该是新中国邮政邮票发行的第一次。如此规模推出一套邮票,外加小型张、小本票,也应是新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次。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引起的世界震动,也引发了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匹发行兵马俑邮票之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997年,为纪念《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25周年,联合国纽约、维也纳、日内瓦邮局发行了《世界遗产:兵马俑》邮票3(分别为英、法、德文)6枚,图案分别包括3枚群俑军阵图与3枚个体兵俑像。这不仅是联合国邮局首次为一处世界遗产单独发行邮票,同时还发行了3本不同文字的豪华小本票

这一套6枚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邮票。其中第3枚为“将军俑”,第5枚为一戴着瓜皮帽的兵俑头部特写,第6枚为“跪射俑”,这几枚邮票正好弥补了中国人民邮政发行兵马俑邮票版的不足。而为联合国发行此套邮票提供摄影素材的,就是我的朋友郭佑民先生,当年他在西安市外办工作,著名的摄影艺术家。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我曾创作了诗歌《秦兵马俑变奏》,其中有我对秦兵马俑的认识、感悟、寄托、联想和喜爱,就以此诗结束此文吧:

 

       

 油彩剥落殆尽 / 没有了卑怯 / 常胜之旅的疲倦隐去 / 摆出天底下最壮阔的军阵 / 脸蒙千年尘土 /更见肃杀之气,忧患之情 / 战车拖不动神话 / 历史的风沙也埋不住秦直道 / 烽火台那柱袅袅独烟 / 呼唤你苦苦挣扎的魂灵 / 楚霸王一把火 /让一切崩塌为泥沙尘埃 / 青铜巨人尚且熔化了 / 只有经过烈火的秦俑不死 / 他们仿佛在整装待发 / 随时准备赴死 / 重复那一次次壮烈的牺牲

                                                                        

    走入你的静穆 / 血液凝固,心搏骤增 / 无限辽阔的脑际 / 颤抖着紫色的龙卷风 /仿佛狮吼虎啸 / 从遥远的瞳孔滚来 / 汇聚成雷鸣 / 那临危而前的跪射俑 / 脸现关陇壮士的忠勇 / 从容搭弓的平静中 / 透出几分岩石的坚定 / 任他箭雨如蝗 / 任他铁骑滚滚 / 秦中将士的坚毅 / 驱散黑烟弥漫的重压 / 秦俑神威 / 山崩于前,岿然不动

 

         

   兵器残损了,铠甲亦不整 / 但心并未陶化 / 墓坑陷不住他的脚步 / 从泥土的重压下 / 从历史的废墟中走出 / 血光之路隐去 / 一生沉积的深重仇恨 / 已幻化为冲天霞霓 / 秦俑巍然而起 / 摆脱帝王死后的威仪 / 摆脱束缚心灵的羁绊 / 以横扫千军/ 如火燎原之势 / 去冲击奇迹的辉煌 / 在一片惊叹之声中 / 震慑世界的目光 / 那么,骊山会崛起 / 秦岭也会崛起   

        

                     201335---7日于长安龙首苑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转载]文杰说邮:秦兵马俑变奏(随笔)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