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千里走铁骑”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有事说事 |
每到春节前夕,社会和媒体总会高度大篇幅地关注春运。何谓春运?简单地说就是一单大生意,一种典型的只有中国才有的一场以打亲情牌为主题的拉动内需的营销行为,一般是指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发布,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春运最具典型代表性的现象就是一票难求,无论公路、铁路如何高速发展,无论国家和政府如何重视,一到春运,那张小小的车票堪比洛阳纸贵。听说那排数夜的队只为买一张归乡的票,有七尺男儿为买不到票而嚎啕大哭。这个时候,才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真TM多!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珠三角地区打工的农民工回家过年流行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票难买不是,俺不买了,你们开着小车回家过年,俺开着摩托车回家过年,都是开车的,好歹俺也是有车一族,且经济实惠方便快捷,虽然有些不安全。只是,同样是醉酒呕吐,人家吐出来的是燕窝鱼翅,俺吐出的是萝卜白菜而已。
于是,每到这个时候,浩浩荡荡的摩托车队从珠三角驶出,大包小包,结队成群地各自朝家奔去,他们此行有的需要三五天的行程,一路艰辛当然是可想而知了。但他们心中有强大的动力在支撑着: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
前几天读过一篇文章叫《乞丐风雪奔年饭》,说的是在除夕夜,一家人开着小车赶着回家过年。风雪交加的路途,他们发现一个大包小包的乞丐在风雪中艰难地行走着。善良的一家人将乞丐叫上车,一同前行。原来,乞丐也是赶着回家过年的,他已经在这条漫长的路上行走了七天了,如果他们不搭他一程,恐怕他走到家时已经是正月初一的下午了。乞丐都尚且想着回家过年,何况我们呢?!
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六大城市的人群进行过年回家的调查,探寻很多人不愿回家或是不想回家过年的原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受访者表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烦恼集中在车票、人情消费压力、路途遥远等客观因素上。其中,因春运车票难买导致的交通因素占到83%,家庭或情感因素达到35%,春节消费达到71%。刘先生今年30多岁,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家过年。“在北京打拼得并不如意,回家感觉没面子。”刘先生说,工作换了好几个,但是都没有什么起色,也就够养活自己的。“回家给不了父母钱,还要给亲戚朋友的孩子压岁钱,吃不消。”
前几天问同事,春节准备到哪去旅游?他说,父母在不远行,虽然老爷子90多了,他一天尚在,我就得陪着他过年,哪也不去。
不想说春运的各种时弊,只想说人性,说说过年的情结。
春节了,阖家团聚,这是传统。除非你是孤儿,我们每个人都有家,过年了,你可以回家,也可以不回家,这是你的自由。千里走铁骑回家过年,这些朴实的农民工在外忙碌了一年,该回家休息休息了,看看父母老婆孩子,把一年辛苦攒下的钱拿回家去,给父母看病给孩子上学给老婆买件新衣裳,盖房子娶媳妇,感受一下家乡的气息。这是是他们的家园,这里他们可以不用再操着绕口的普通话与人交流,不再被人称着受歧视的农民工,他们可以放开嗓门说话端起大碗喝酒,那个自在。
乞丐可以步行回家,有车一族可以豪车衣锦还乡,农民工挤不是火车,开着摩托回家,这都是各自真实意识的表示,都是一个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选择,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我就不明白了,途经的相关政府作的是哪门子的秀,又是警车开道,又是热烫热水的,貌似关心农民工兄弟,其实不然。早干嘛去了?人家农民工兄弟在城里打工一年了,住着潮湿拥挤的工棚,吃着连你们家宠物都不如的饭菜,受了一年的剥削,有的到头来一个子儿都没落下,工资被拖欠要跳楼的大有人在。这个时候,我们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在哪里呢?所以,我觉得,关怀在落在平时,解决好农民工兄弟在城里的工作生活,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让他们有一种平等的尊严感,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回家过年,我们大可不用管他们了,在城里工作一年,气顺了,心情好了,他们即便是走着回去,相信他们脸上也会挂着幸福的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