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杂记
(2009-05-05 23:37:45)
标签:
育儿 |
上个月到一生病的同事家去探视,见他家养蚕无数。细问得知,是去年他家孩子养了几条蚕好玩,结果产卵后今年孵化出来的,定眼一看,估计至少有上万条,正发愁如何来饲养这群小生命。其母热情地用一小纸盒盛了三十条小蚕宝宝给我,说是拿回来给我们家小伙子养着玩。从此,我们每天凭空多出了好几件事。
桑叶是每天必备的。小蚕宝宝要吃啊,这个得保障。先是在学校门口的小文具店里买,一块钱人家看着随便给上一把,也够它们吃的了。回来后,换鞋洗手,第一件事就是俩人头凑在一起看蚕宝宝的长势,——当然是喜人的场景了。一天一个样儿,拿回来的时候一厘米左右长,几天下来,就一个个长得圆滚滚的,憨态可拘。时常,我们都会侧耳摒气,听蚕宝宝吃桑叶时发出的沙沙声响,觉得那就是世上最美妙的音乐。每逢双休日,学校门前的文具店关门,蚕宝宝的口粮就成问题了,我们不得不开着车到处打听哪里有桑树有桑叶可采。当得知某处有一棵桑树后,我们如获至宝,不惜驱车二十多公里前往。还是来晚了,可采摘之处尽被人摘秃,只得举着小伙子,爬上树,将带叶的树枝往下压,老爹再发挥超强的弹跳力抓之。采摘之时我们也本着人道主义思想,不搞采尽摘色的政策,间隔采之,甚是斯文。
养蚕技术也是不可少的。除了打电话给奶奶请教养蚕基本常识外,还两人挤在网上搜索养蚕技巧。知道了什么叫虎蚕,还知道了喂食的桑叶不能沾水。
好象还不到一个月,昨天,忽儿见盒子里有蚕开始吐丝结茧了,有两个蚕宝宝急不可耐地都在盒子的角上结开了,可把我们乐坏了。却也很无助,望着那些不再进食的蚕宝宝急躁地四处爬行,好象在找寻可以作茧之处。于是,我们共谋如何才能让它们顺利吐丝结茧。最后达成共识,将很精美的纸盒内壁四周凿上些孔,一个是方便蚕宝宝爬行。凿着凿着,一不小心,那把瑞士军刀凿伤了我的手,小伙子火速拿来“好得快”喷之,劝戒略加休整,并建议道,为了缓解你急躁的心情,我建议我们每人吃根冰棒后再开工如何?我说我不吃,想吃你就吃吧。小伙子不客气,你不吃算了,反正我觉得有很有必要吃一根冰棒缓解一下内心的情绪。看来,这吃冰棒还师出有名了。
38只蚕,有4只是虎蚕,不是它们的背上有一道道的黑折相间的纹路。小伙子想知道这虎蚕会结出什么样的茧来,会不会是彩色的。电脑上搜之,结果人家告诉他,如果想虎蚕结出彩色的茧来,最好给虎蚕喂食火腿牛奶加面包。扯,这不是我每天早上的早餐吗?俄倾,自知口无遮拦,自责道,前天你告诉我,有个人在上诉理由中只写了一个“操”字被拘留了15天,我这个字是不是可以拘留10天啊?
想着茧蛹成蛾的那一天,我们该如果安置明年即将来临的数以万计的蚕宝宝,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初步计划明天晚上开个会好好研究一下,拿出具体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