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解读之七——吴下阿蒙
(2025-07-09 08:59:55)《三国演义》中的成语解读之七——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吴下:地名,指现江苏长江以南一带;阿蒙:是指居于吴下一隅的吕蒙。成语后用来比喻某人学识尚浅。含贬义。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多次用到。
吕蒙,其生卒年说法不一,这里列出三个,供参考查证。一说178-219;另一说180-220;也有说180—221。东汉末年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曾被封为虎威将军,故亦称吕虎威。曾成功偷袭荆州,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历任别部司马、平北都尉、横野中郎将、偏将军、寻阳令、庐江太守、汉昌太守、南郡太守等职,封孱陵侯。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吕蒙初次亮相,因孙权招募贤才,他与陆逊、徐盛等人一同投奔。罗贯中在小说中写到的吕蒙,其形象基于史实,其军事才能也并未因关羽的存在而被忽视。在该回中,他担任平北都尉,引见甘宁,并在江夏黄祖之战中阵前斩杀敌将陈就。赤壁之战中,他与太史慈一同作战,奉命接应甘宁,并紧追曹操,迫使曹操留下张辽断后。
吕蒙在战略决策上具有独到的眼光,在多次战役的排兵布阵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都出自他的谋略。应该说,由于小说的作者受到某些历史观的误导,表现出很强的“拥刘抑曹”的倾向,吕蒙的形象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缺陷的。但瑕不掩瑜,历史的烟云也难掩其风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