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解读之二——七擒七纵
(2025-07-05 08:54:07)《三国演义》中的成语解读之二——七擒七纵
七擒七纵,最早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东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时引用了该成语。引文是这样的:“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七纵七擒”。
成语指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次捉住孟获,又放了他七次这一史实。后用来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东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写道:“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战役是南中之战 。该战役发生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地点位于今云南、贵州及四川的西南部。
那时,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在蜀汉平定后再次叛乱,威胁蜀汉后方安全。诸葛亮率军南征,采取“攻心为上”的战略,通过七次擒获又释放南蛮首领孟获,最终使其心服口服并归顺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