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二六八——兰桂齐芳

(2025-04-22 09:03:39)

   《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二六八——兰桂齐芳

兰桂齐芳:语出《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兰桂:是石芝兰和丹桂两种植物的简称,后也被用来指代子孙一辈;芳:比喻美德、美誉、美名。成语整体的理解是,希望某家人家的儿孙能一齐显贵发达起来。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中写道:“士隐叹息道:‘老先生莫怪拙言,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可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所以崔莺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相如,大是文人口孽。凡是情思缠绵的,那结果就不可问了。’雨村听到这里,不觉拈须长叹,因又问道:‘请教老仙翁,那荣宁两府,尚可如前否?’士隐道:‘福善祸淫,古今定理。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雨村低了半日头,忽然笑道:‘是了,是了。现在他府中有一个名兰的已中乡榜,恰好应着“兰”字。适间老仙翁说兰桂齐芳,又道宝玉高魁子贵,莫非他有遗腹之子,可以飞黄腾达的么?’士隐微微笑道:‘此系后事,未便预说。’”

成语兰桂齐芳出自甄士隐雨村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晚期生活的现实主义揭示,并通过人名谐音“真事隐”和“假语存”来暗示故事的外壳是虚构的‌‌

曹雪芹把这段对话放在小说的收篇,实在可谓是匠心独运。具体来说,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对话在结构上与开头形成照应,使得整个作品浑然一体。这种安排不仅有助于表现作者对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生活的揭示,还通过人名谐音“真事隐”和“假语存”,表明故事只是托了一个虚拟的外壳,而非真实记录。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通过这段对话,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虚构与现实交织的手法,使得《红楼梦》成为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巨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