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八十九——燕雀安知鸿鹄志
(2024-05-21 08:16:54)《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八十九——燕雀安知鸿鹄志
燕雀安知鸿鹄志,语出《史记·陈涉世家》。燕雀:泛指燕子和麻雀之类的小鸟,这里比喻地位低微的人。安知:怎么能知道;鸿鹄:指天鹅,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成语的意思是,那些地位低微,目光短浅的人,又怎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呢。
《史记·陈涉世家》篇曰:“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篇中说道:“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少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田。一次陈涉耕田时停了下来,来到田埂上休息,愤恨不平了很长时间,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可不要相互忘记啊。’一同受雇的耕者笑着回答他说:‘你不过是个受雇耕田的,能有什么富贵呢?’陈涉叹息着说:‘唉!燕雀怎么会知晓鸿鹄的志向呢?’”
成语讲的是陈胜的故事。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人。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领袖之一。陈胜雇农出身,少时尝与人庸耕,有大志。前209年7月,陈胜被征召前往渔阳(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密云西南)服兵役,担任屯长一职。在前往蕲县大泽乡(今天的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的途中,因为遇到大雨,错过了规定的期限。根据当时的法律,这种情况应该被处以死刑。然而,陈胜和吴广决定起义,他们率领着九百名戍卒一起发动了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很快达到了数万人。在攻下陈(今天的河南淮阳)之后,陈胜被推举为王,被称为“张楚”。陈胜分兵攻打赵、魏之地,并派遣周文率领主力部队进军关中地区。这一行动使得各地的民众闻风而动。成为王之后,陈胜开始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他滥杀旧友,对臣属过于苛刻,这使得他的将士们对他产生了离心。周文战败后,陈胜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于前208年去世。
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尽管陈胜已经去世,他所设立的侯王将相们仍然继续战斗,最终推翻了秦朝。这一结果可以归因于陈胜的首倡之功。陈胜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安排和部署仍然使秦朝的统治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