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七十六——咸阳一炬
(2024-05-06 09:01:45)《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七十六——咸阳一炬
咸阳一炬,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成语的意思是咸阳的一把大火。具体是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一把火后将秦宫全部烧毁。后来就把“咸阳一炬”泛指为一把火烧光。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过了几天,项羽领兵西进屠戮咸阳,杀死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烧毁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没有熄灭,并且收缴财宝、劫掠妇女向东而去。有人劝阻项王说:‘关中有群山和黄河为险阻,四面都是关塞,土地肥沃富饶,可以定都来创建霸业。’项王看见秦朝的宫室都被烧得残破不堪,心中又思念故乡而想要回到东方,就说:‘得到富贵却不回到故乡,就像穿着绣花的衣服在夜里走路,有谁会知道呢!’劝项王的人说:‘人们都说楚国人只是猕猴戴帽子罢了,真是这样。’项王听到这句话,将这个人烹杀了。”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的是秦末各路义军抗秦的故事。陈胜、吴广的起义队伍被镇压以后,真正有实力的就属刘邦和项羽了,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楚汉相争”。成语既涉及了一段史实,也反映了项羽和刘邦的不同个性。“楚汉相争”的最终结局,再次印证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