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三十七——犬吠之盗
(2024-03-11 09:30:15)《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三十七——犬吠之盗
犬吠之盗,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意思是指小偷。
《史记·酷吏列传》篇曰:“奏行不过二三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余里。河内皆怪其奏,以为神速。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其颇不得失,之旁郡国,黎来,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
《史记·酷吏列传》篇中说道:“奏书送走后过了仅两三天,就得到皇上可以执行的答复。论罪处死,处决的犯人血流十多里。河内人都十分惊讶王温舒的奏书往来如此神速。在十二月结束的时候,郡中没有人敢说话,也没有人敢在夜间出来行走,野外没有因偷盗引起狗吠的现象。那些少数没有被逮捕的罪犯,逃到邻近的郡国,等到把他们抓捕回来,已经到了春天,王温舒跺脚感叹地说:‘唉,如果冬天能够再延长一个月,我就能把事情都办完了!’他喜好杀伐、推行淫威以及不爱护百姓到了如此程度。皇上听说后,认为他很有才能,提拔他担任中尉。”
成语出自《史记·酷吏列传》。该篇为类传,记述前期以酷刑峻法为统治工具,以凶狠残暴著称的十几个官吏的史实。特别对汉武帝时代的十个酷吏,作了集中而概括的描写。正是施行严刑峻法,导致郡中没有人敢说话,也没有人敢在夜间出来行走,野外没有因偷盗引起狗吠的现象。而那些少数没有被逮捕的罪犯,都侥幸逃到邻近的郡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