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八十七——家徒壁立
(2024-01-18 09:20:08)《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八十七——家徒壁立
家徒壁立,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徒:仅仅、只有;壁:墙壁;立:站立着。成语的意思是指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站立着。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后也用作家徒四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篇曰:“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篇中说道:“司马相如推辞一番,但是还是弹奏了一两首曲子。当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的刚刚守寡,喜好音律,因此司马相如装作和县令交情很深,却暗中用琴声来挑拨卓文君的芳心。司马相如刚到临邛的时候,有侍从的车马跟从他,风度翩翩、举止大方;等到他在卓家赴宴的时候,抚弄古琴,卓文君就从门缝里偷看他,心中十分高兴并对司马相如一见倾心,只是担心无法见面。宴会结束后,司马相如就派人以丰厚的礼物买通卓文君的侍从来转达自己的倾慕之意。卓文君连夜逃出家门与司马相如私奔,司马相如于是与她乘车赶回成都。到家一看,家里穷得只剩四面墙壁立在那里。”
成语的背景与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有关。 卓文君出生于冶铁世家,其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幼年即与一户官宦子弟定亲,十七岁时成婚,婚后不久郎君去世,回到家中独居。后在家宴上对司马相如产生爱意,最终以私奔的形式结成眷属。司马相如当官后见异思迁,想丢弃卓文君。卓文君气愤之下写下一首《怨郎诗》,司马相如读后,羞愧难言,放弃邪念,与卓文君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