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八十一——狐裘蒙茸

(2024-01-12 08:33:02)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八十一——狐裘蒙茸

狐裘蒙茸,语出《史记·晋世家》。狐裘:用狐皮制的外衣;蒙茸:蓬乱的样子。成语的本义是讲裘皮大衣很蓬乱。这里用来比喻国政很混乱。也可用作“狐裘蒙戎”。

《史记·晋世家》篇曰:“此时重耳、夷吾来朝。人或告骊姬曰:‘二公子怨骊姬谮杀太子。’骊姬恐,因谮二公子:‘申生之药胙,二公子知之。’二子闻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初,献公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屈城,弗就。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蒍。士蒍谢曰:‘边城少寇,安用之?’退而歌曰:‘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史记·晋世家》篇中说道:“这时重耳和夷吾来晋见献公。有人告诉骊姬说:‘这两位公子怨恨你进谗言害死了太子。’骊姬十分惧怕,于是在献公面前诽谤两位公子说:‘申生往胙肉里下毒,这两位公子事先就知道。’重耳和夷吾听说了这件事,都很害怕,因此重耳逃回了蒲邑,夷吾也逃回了屈邑,各在自己的城邑镇守,做好一切防御的准备。当初,晋献公派遣士蒍为重耳与夷吾修建蒲邑与屈邑的城墙,但还没有修好。夷吾把这个情况禀告给了献公,献公便对士蒍很生气。士蒍谢罪说:‘边境的城邑贼寇少,修建城墙又有什么用呢?’士蒍退下时还唱道:‘狐皮裘衣的毛蓬松杂乱,一个国家有三个主人,我该听从谁呢!’”

成语出自《晋世家》,列《史记》卷三十九 。主要讲述了作为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一的晋国约700年的兴亡史。晋国,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疆域约为今山西省南部。唐叔虞之子晋侯燮父徙居晋水,晋孝侯时,定国都名翼(今山西翼城县);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别都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但从成语揭示的背景看,当时的晋国内部已经不稳固。到了公元前403年,晋国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固然都自立为诸侯,分裂晋国。失去控制的周威烈王只好赐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晋国就此灭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