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七十四——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2024-01-05 08:49:44)《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七十四——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语出《史记·苏秦列传》。豪:通毫。毫厘:细小的事物;斧柯:斧子。成语的本义是,细小的树木不砍伐,将来就要用到斧头来砍伐。比喻祸害在刚萌生时若不加以重视,酿成大患后再想要消除,那就很困难。
《史记·苏秦列传》篇曰:“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偷取一时之功而不顾其后,破公家而成私门,外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愿大王孰察之。《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牦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壹意,则必无强秦之患。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之诏诏之。”
《史记·苏秦列传》篇中说道:“他们作为君主的臣子,却想着割让国家的土地,来讨好外国,偷取眼前的功效而不去顾及后果,损坏国家的利益而成就私人的利益,对外依仗强秦的势力,而在国内胁迫自己的国君,来达到把土地割让出去的目的,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这种情况。《周书》上说:‘铲除草木要在它刚长出微弱的嫩枝时,如果不及时加以斩除,等到枝叶蔓延时应该怎么办呢?在枝叶细小的时候不及时砍掉它,等到长得粗壮了,就必须用斧头砍了。’不把前面的事考虑成熟,事后将会招来严重的后果,那时对它该怎么办呢?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建议,使六国合纵相亲,齐心合力,统一意志,就一定不会再遭受强秦侵害的祸患了。所以敝国的赵王派我来向您上呈这个不成熟的策略,奏上贤明的约定,究竟该怎么办,全赖大王的昭示号召大家了。”
成语出自《史记·苏秦列传》,自然就和苏秦有关了。当时的背景是,经过一个时期的征战,已经形成了秦国和东方六国对峙的局面。而这个时期,政治上涌现了两个新锐,就是张仪和苏秦。这两位同门学艺的同学,出道后成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大家,张仪为秦国效力,劝说其他六国连横秦国,而不是合纵对付秦国;而苏秦则极力主张六国合纵聚合,共同与秦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