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四十一——鼎足而居

(2023-12-02 09:06:27)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四十一——鼎足而居

鼎足而居,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形成势均力敌的局势。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曰:“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虑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中说道:“如果您真能听从我的计策,不如让楚、汉双方都有利,能够同时存在,您和刘、项三分天下,呈现鼎足之势,这样的话,就没有任何一方敢轻举妄动了。以您的贤明圣德,又拥有如此多的兵马,现在又占据着强大的齐国,迫使燕、赵两国屈从,您如果出兵到刘、项两军后方的空虚地带,牵制住双方,趁机顺应百姓的心愿,向西发兵,前去制止刘、项两军的纷争,为将士和百姓请命,那么,天下就会风吹一样群起响应,没有人敢不听从!然后,分割大国的土地,削弱强国的威势,将这些土地分封给诸侯。等到诸侯恢复王位以后,全天下的人就会感激您的恩德,服从齐国的命令。稳守齐国原有的疆土,拥有胶河、泗水流域,再用恩德来安抚诸侯,恭谨谦让,这样一来,天下的君王就会相继到齐国前来朝见。我听说上天赐予的好处如果不接受的话,反倒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时机到了却没有采取行动的话,反倒要遭致祸患。希望您能够仔细思考这件事。”

这是韩信的谋臣蒯通说的一段话。当时,“七雄争霸”正如火如荼。在这重要的骨节眼上,韩信又为刘邦立下大功。公元前203年,韩信一举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这时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而应该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

可惜,韩信没有听取蒯通的意见,最终被吕后诱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