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三十五——盗嫂受金
(2023-11-27 08:26:48)《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三十五——盗嫂受金
盗嫂受金,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意思是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史记·陈丞相世家》篇曰:“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史记·陈丞相世家》篇中说道:“绛侯、灌婴等人都进谗言害陈平说:‘陈平虽然是个健美的男子,但也不过像帽子上用于装饰的玉石罢了,他未必有什么奇才大略。我们还听说陈平当初在家时曾与嫂子私通;投效魏王咎却没有容身之地,便逃亡归附楚国;归顺楚王以后又不相合,便再次逃亡归附汉王。如今大王器重他,封他为高官,让他做护军来监督军队。我们听说,陈平接受众将领的钱财,谁给钱多就能得到好职位,谁给钱少就只能得到较差的职位。陈平这个人,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贼子,希望大王能够明察。’汉王开始怀疑陈平,于是召来魏无知进行责问。魏无知说:‘微臣所说的是才能;而陛下所问的则是品行。现在,即便有尾生、孝己那样的品行,而无益于战争的胜负,陛下何必重用这些人呢?楚汉双方正处于对峙之中,我举荐善于出奇谋的人才,只考虑他的谋略能否对国家有利罢了。至于跟嫂子私通、接受将领钱财之事,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和成语有关的背景是,楚汉战争时期,陈平投奔汉王刘邦。经魏无知的引荐,被汉王任命为都尉,主管护军一职的工作。一些将领不服,向刘邦进言说陈平在家时和嫂嫂通奸,在军中接受将领的钱财。引起汉王的怀疑,于是招来魏无知责问,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问的是品行。现在如果有人有尾生、孝已那样的品行,但对胜负的命运没有好处,陛下哪有闲暇使用这样的人呢?”汉王又招陈平责问,陈平说:“我空身而来,不接受钱财便没有办事的费用。如果我的计谋确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假若没有值得采用的,钱财都还在,请允许我封好送回官府,并请求辞职回家。”汉王于是向陈平道歉,丰厚地赏赐了他,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将领们才不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