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一十五——朝衣东市

(2023-11-05 08:53:54)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一十五——朝衣东市

朝衣东市,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朝衣:穿上上朝的衣服;东市:指刑场。汉朝时都在长安东市处决死刑犯,后来也把刑场称作“东市”。成语朝衣东市的意思就是指大臣等待被杀。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篇曰:“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郄。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篇中说道:“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之后,便陈述诸侯王的罪过,请求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封国边境的郡城。他的奏章送了上去,皇上便命令公卿、列侯以及皇室成员一起商议,没有人敢非难晁错,只有窦婴与他争论,从此以后,窦婴与晁错之间便有了隔阂。晁错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王一片哗然,都嫉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说以后,便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如今皇上刚刚即位,你执掌大权,削弱诸侯,疏远人家的骨肉关系,人们在议论此事的时候都埋怨你,这是为什么呢?’晁错说:‘本来就是这样。如果不这样做,天子就得不到尊崇,国家也得不到安宁。’晁错的父亲说:‘等到刘家的天下安宁了,我们晁家就危险了,我这就离开你回去了!’于是服毒自杀,临死前还说:‘我实在不忍心看到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晁父死后十几天,吴楚等七国果然起兵反叛,并以诛杀晁错为借口。等到窦婴、袁盎进言,景帝就让晁错穿着上朝时的礼服,在东市将其斩首了。”

成语所涉的背景与晁错有关。晁错是西汉时期大臣、学者、政治家、文学家。少年时师从张恢先学习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术。汉文帝二年十二月,为太常掌故。汉文帝时到齐国师从伏生受《尚书》学。回来后诏为太子舍人,又迁博士,后上《太子知术数疏》,得汉文帝赞赏,拜太子家令。汉景帝即位后,晁错为内史,常与汉景帝密事,官至九卿,并更定了诸多法令,引起丞相申屠嘉等人的怨恨。汉景帝二年,迁御史大夫。汉景帝三年,汉景帝采纳晁错谏言,连削吴、楚、赵、胶西诸郡,吴楚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汉景帝时受袁盎的谗言腰斩了晁错。

晁错有文三十一篇,主要有《守边备塞、劝农力本疏》和《论贵粟疏》,其中“贵粟论”和“入粟于边”的政策,为汉朝景、武两帝时期国富民足和安定边疆奠定了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